换源:
则天新传 .3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武则天让太平公主接其位,然后留在洛阳的宫中。此时虽已八十岁,但仍精力十足。太平女皇每月都向其母后提供了百万银两的供奉,这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太平女皇早年常年地出海贸易,带回了万亿两财富。因此这点供奉还出得起的。虽然如此,但武则天在洛阳宫中护卫,宫女,内侍都是每月固定地开支。因此为了能在洛阳更好地颐养天年,武则天把平时的时间用在经营皇庄和店铺上。管理皇庄聘请的是民间为人忠厚的种地高手,皇庄的产出除了供应宫里的开销外,一方面留做储备备用,一方面适量投向市场。武则天专门聘请峨眉的师太和女道长与其谈佛论道,并与其探讨养生之道。武则天在宫中设医药局,专门研制养生的保健品,其产品除了供宫中的人使用之外,还通过店铺进行出售。由于是高端价格产品,因此每次才上摆出来,便有人争相竞购,很快便出售完,每月的收入达亿两。这对于宫里的开销是一个长期且稳定的保障。
由于闲来无事,日常在洛阳的宫里养花种草,武则天便养了许多,主要是各种牡丹,各种月季和各种兰花,每样都有上千种,每种都养上千盆,并将不同花期的花草放在花店里一方面供大家欣赏,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购便。名花贵在于量少,量多了之后价格自然更相宜,就可以让很多人都能买回家慢慢地欣赏了。但名花通常不太好打理,很多人都养不好,因此花店长期供应,价格不会太过于便宜,也满足了很多人赏花的需求。因此花店里每个月的大量供应特定的名花,保持了稳定地需求和收入。
另一方面,武则天又建了名为“长寿斋”的素斋楼,长期供应三餐素斋,从高端到寻常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素斋都有,富人和一般人家都能来消费的起。成为一种饮食的潮流,同时也带来了持续又稳定的收益。
由于洛阳古都文人雅士居多,因此对纸的需求量很大,也很讲究。因此武则天在皇庄里种了几百亩的竹林用来生产纸张,方便竹林地不断生长和使用。使好纸的供应量大大地增加,且价格也更加平民化。
为了提供价廉物美的毛笔,武则天在皇庄中还种了上百亩的红木,上百亩的檀木,养了上千只绵羊,上千只山羊及上千只人工驯养的野兔子。并为了方便使用天然胶鱼胶,还养了上百亩水塘的各种鱼。大量质优价廉的毛笔和纸张的供应,使得洛阳古都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而这也带来了持续稳定的可观收益。而获取鱼胶所附带产生的出售鱼肉的收益也同样可观。为此还专门开设了很多烤鱼馆。这也带来了很多的收益。
文人多的地方对书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因此武则天招募了一批文人专门地编纂各种故事,传记及常识等,出成书,放到开设的书店中进行长期售卖。这也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虽然各种经营都需操心打理,但这些事务都有专人来负责,又有人总体上去管理负责,因此其实可操的心并不多,因此并不需要多花心思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