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震惊!叛军将领疑似当朝太师 第3章 出访日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阳春三月,新帝继位。
“李池,你去城外迎接一下温太师。”周佩对着一个年轻的军官,说道。
李池的平静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自上次温清晏把他交给给周佩,已经过去了几年,自己也不再是当年只会吃不会说的小乞丐了。
宫变过后,温清晏履行承诺,替周佩求了一个郡守的位置。李池跟随他,没多久就在他帐中做了将领。他随周佩来到这片还算肥沃的土地,从同行中听说,这是温清晏第二次替周佩求权。
当年起义军兵临城下,周佩作为起义军的将领之一,临时倒戈转向大宁。后来就成了功臣,在京郊替先帝练兵。其中,不少温清晏的手笔。
李池策马,带着一队仪仗向城外而去。
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抚摸着一块玉佩。这是温清晏亲手给的、他身上挂着的禁步。
初见那日,温清晏在周佩营中骑马走出去一段路后,突然折返回来,下马快步走到自己面前,解下禁步递给自己,“倘若在军中待的辛苦,就把这块玉当了,自己去寻其他活路。”没等自己回答,又急匆匆地走了。
后来,周佩把自己安排给李呈弈当侍从,李将军替自己起了名字,之后就一直跟着二位将军做事,在军中小有所成,才有机会做周将军的幕僚。才有机会,再次见他。
他总想起宫变那夜,想起温清晏给的衣服点心茶水,想起他温柔地替自己顺气,想起他死死抱着自己,想起他替自己整理头发,想起他给的玉佩,想起他妖冶的脸上勉强的笑。
李池觉得自己心跳很快,胸腔里砰砰作响。他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骑马打仗时不乏这种体验,但比起想起温清晏的心跳,却略有不同。
想起他,总有些酸涩不满。
他从别人口中知道了温清晏的名字,知道了他的身份和经历。他总觉得这种人应该高高在上不近人情,应该自私,应该冷漠。但是,那天晚上,在他怀里,很暖。
是那段灰色的避难记忆里,唯一的暖色。
他形容不出这种感觉,他只知道自己想再见他一面。至于见到了要做什么说什么,他几乎想象不出来。
他带着队伍候在城外,望着远方的尘土,随着自己的心绪和目光,飘向自己想见之人。
有马蹄声了。他紧张起来。
简单的车马稳稳向前。李池迅速下马走到车前,向车马行礼。
礼官走近,确认了身份,转身回话,“太师,周太守麾下李池使君前来接驾。”
“见过太师。”
未等礼毕,帷裳被一只玉手掀开,车厢里有几分熟悉又摄人心魄的香味飘散,让人心神荡漾。
李池偷偷抬头,对上一个疲惫但美丽的笑容,“有劳使君了。”
胸腔里的声音咚咚咚,李池甚至听不到自己怎么回话的。
他在马上,随着车马在城中缓行。侧头,就能看到温清晏靠在车厢里,眼睛微眯,舟车劳顿后有些松散的发微微扬起,伴着香味,印象深刻。
“刚才路过农田,看到百姓耕作有序,想来太守和使君等人治理得当,若是天气合适,今年就是丰年了。”温清晏突然搭话,李池感觉到他笑盈盈看着自己。
他向来不知道如何回答这种话,只能嗯嗯地应着。
“李使君不是本地人吧,有点京城的口音。”温清晏不着痕迹地问着。
李池有些惊喜,“嗯,小时候在京郊流浪。”他还记得自己吗?
“这样啊……我看李使君有些面熟,我们应当在京城见过。”温清晏借着话,开始仔细打量李池的脸,模模糊糊的有点熟悉。
“大人曾救过我的命,将我交给了周太守。”李池的手紧紧拽着缰绳,不敢看身旁的人,任由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被他注视着竟是这种感觉。
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无法掩盖的惭愧。两种感觉交织着,拉扯着他的思绪。想让他注视着自己,又想着他应当只注视着清明美好之物,故自惭形秽,担心玷污他的眼睛。但若说不想让他注视着自己,心仿佛又会被揪起来,紧张地望向他所注视着的方向。
他不敢回话,只是想着自己的身份,自己只是普通人,甚至更不堪。
他甚至已经见过自己更加不堪的那面了。
“原来是你啊,你都长那么大了。”李池感受到更加温柔的目光,“真是逝者如斯。”听不懂,光顾着不好意思了。
“当时你都没和我说话,我还以为当时战乱,伤到你的耳朵了。”他好像松了一口气。
“没没有,我只是耳朵不太好,不是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越来越小。
他笑了笑,换了话题,“我听说太守有个旧友,也姓李,是京城附近县城的人,你和他可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