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震惊!叛军将领疑似当朝太师 第5章 事变又起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温清晏去的急,回的也急。没几日,又到凝熙宫外。
“大人,太后传见,这边请。”
温清晏跟着侍女进入,汇报了周佩的情况。
“……臣以为,周佩护民心切,一时糊涂才酿成大祸。州牧有错在先,以死抚民足以。太守本就护卫先帝和皇上有功,贬一贬平平氏族的愤恨,再派个做事妥当的去接手就是了。”温清晏说着。
“……那你就去安排吧。”祁燕午睡刚起,轻轻打了哈欠,一个眼神都没分给温清晏。
“是。微臣告退。”温清晏行礼,慢慢退出凝熙宫。
她思绪如潮,思考着合适的人选,往崇明殿走去。
“太师?”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温清晏转身,对上了吕鹤尘的眼神。
“太师可是忙完了?不如去看看皇上吧,皇上思念您思念得紧啊!”吕鹤尘行礼,快步走到温清晏面前,满脸堆笑。
“我正往那边去。皇上最近可好?”温清晏试探着吕鹤尘的口风和态度。
王琦是自己带着长大的,辞服礼贤赏厚罚严的明君思想,早就深入骨髓。眼下大宁外戚宦官专权,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难免对太后不满。
还有吕鹤尘,他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可如今,权力却都流向了凝熙宫。他的心思本就细如发,又是受苦受累过来的,他若是倒向凝熙宫求权,或是对凝熙宫不利……王琦的处境怕是更加举步维艰。
“皇上知道太师为周佩的事情烦心,多次向太后进言,为二位说了不少好话。”吕鹤尘观察着温清晏的态度,不动声色的回答。
温清晏默然。“皇上仁爱,臣等感激不尽。”
闲聊着,二人到了崇明殿。
“先生!您终于回来了!”未等温清晏行完礼,王琦就冲到他面前,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这是那么多天以来,温清晏见过的,唯一不参杂任何杂质的喜悦。
温清晏在侍女端上的水盆里用玫瑰水净手,未等擦净,王琦的手就牵了过来,拉着自己走到书桌前。
“这是学生这几天写的文章,请先生斧正!”王琦逐渐脱去稚气的脸上出现了有几分锐气的笑,期待着温清晏的回复。
甚好,也是有了几分天子的意气风发。
温清晏欣慰的打开书卷查看,接着,他脸上的笑容凝固,然后龟裂。
她还是把宫里的问题想的太简单了一些。
“先生?”王琦没看书卷,倒是直接往温清晏脸上看。两个人的身位近了,与自己相似的香气直直进入温清晏的鼻腔,强迫温清晏直视这个熟悉到有些陌生的孩子。
“先生觉得如何?”温清晏看出他眼睛里的执拗,刚想回避一下看向书卷,书卷就被王琦盖起来了。
“……陛下可知这是什么?”温清晏浅浅呼吸着二人之间的空气,压低声音,迎着王琦的目光。
“知道。”
“这不是简单的宫变,这是谋反。”温清晏皱着眉头。“是王玙递过来的吧,真是司马昭之心。”她从王琦手中抽出书卷,起身放在红烛旁燃了。
“他是久居京城的亲王,先帝在时,就蠢蠢欲动用心不轨。”烛火晃动,明灭之中,温清晏对上那双不曾颤抖的眼睛,“如今太后垂帘,尽力厘清各个朝前势力,您以为是为了什么?”眼看着书卷烧尽,她走向王琦,“祁氏一族除她外,全部殉于那次宫变。相亲的氏族谁不远离朝廷担心引火烧身?”她似乎担心王琦不能理解,又接着说,“在朝为官的祁氏门客亲眷,无人可参与议政。前朝议事中,先皇后的亲眷才是中流砥柱。”
“太后,在为您铺路。”温清晏尽力在王琦的眼睛中扑捉一种情感,却一无所获。
“我自然明白母亲为了什么,可我也知道,大宁需要更有魄力的继承人。”王琦的目光炯炯有神,“先生,大宁积弊已久,眼下起义刚尽,各地分裂割据,若是再无雷霆手段,大宁难继。”
温清晏不可置信地看向王琦,“我以为,皇叔比我,更适合……”“陛下!”温清晏打断王琦的话,“他除了这篇檄文还有什么?朝中他的连襟比祁氏门客还多,他要是想变革,阻力比我们大得多。”
王琦摇头,“先生不在的日子,多位大臣上书,请求变法。”他走回书桌前,“这些折子本来是递到崇明殿,母亲发现后,再无一本进入崇明。”王琦被温清晏死死盯着,却放松了下来,“正如先生所说,母亲若是想变法,阻力比皇叔小。可事到如今,凝熙宫毫无动静。”王琦看向窗外,及其平静,“倒是宫外,异响非凡。”
“变法绝非小事,以此揣测凝熙宫的态度,太过草率。至于宫外的骚乱……”温清晏顿了一下,意识到什么,“……陛下同意王玙的意见了?”
王琦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变法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