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江玉便开始对核聚变发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开始用AI在网络上搜集各种关于核聚变反应堆及其配套发电系统的资料。
一年后,她便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制造核聚变反应堆的理论知识。
于是,一个大胆的构想,开始在她的脑海里逐渐展开。
她觉得,妈妈经常需要穿着宇航服到月面上去工作,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但是由于妈妈的工作就是维护那些太阳能发电系统,不去也不行。
如果能用核聚变反应堆发电系统,代替月面上的那些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减少妈妈去月面工作的次数。
她打算设计一个可以从地球运到月球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及相关的配套系统。
在她看来,想要在月球上把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缩小,并不是一件难事。
她认为,在地球上建设的核聚变反应堆之所以体积庞大,主要是因为环形的反应堆真空腔体的体积过大。
因为,要想在地球大气层内制造一个真空环境,就需要一个能耐受高温、高压的壳体。
而在月球上,有天然的真空环境,只需要把一个埋深足够深的地下室与月球表面联通,那个地下室里就是天然的真空环境。
单就这一点,就可以使安装在月球上的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比在地球上缩小一半。
她还发现,在地球上,核聚变反应堆周围的超导线圈的冷却系统,占了很大的空间。而在月球上,特别是月球南极,月表温度在零下五十度到零下二百度之间,根本就不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
她打算利用南极附近的环形山底下的极端低温,来安装散热系统。
因为月球南极附近的环形山有一个特点,阳光总是从环形山的侧面照过来,使得环形山里面永远也见不到太阳,导致环形山最底下的极端低温可达零下二百度。
这不正是核聚变反应堆的冷却系统,需要的低温散热环境吗?
如果能把核聚变反应堆复杂的冷却系统简化的话,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又可以缩小百分之二十。
要是一般人,听了江玉的这些想法,一定会觉得完全不可思议,甚至会觉得她是异想天开。
但是这位天才少女,却很快拿出了一整套图文并茂的设计方案,有十五万字,交给了妈妈。
姜慧看了方案以后立刻被惊呆了,虽然大多数内容她都看不懂。但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搞出如此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的设计方案,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更何况这是自己的宝贝女儿搞的。
但毕竟姜慧是搞技术出身的,她知道已经有几代科学家穷毕生的精力研究可控核聚变,才使可控核聚变发电于近些年刚刚进入实用阶段,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搞出靠谱的方案呢?
尽管江玉是大家公认的天才,尽管江玉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人家那些科学家也都是天才呀!
姜慧虽然狠狠地夸赞了江玉一番,但是她并没有真的拿女儿的方案当回事,她认为小孩子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玩一玩而已,等好奇心过去了,也就算了。
可是她没想到,三天以后江玉很严肃地来问她,方案到底行不行,这一下子可把姜慧问住了。
她心里感到很矛盾,虽然她直观的感觉是女儿的这个方案不是很靠谱,但她也不知道哪里不行,只是主观的感觉罢了。
如果全凭主观感觉就否定了孩子的方案,也未免太粗暴了。
可是如果违心地说方案行,也不好,毕竟她实在是不知道方案到底行还是不行,这么严肃的问题可不能骗孩子。
在江玉的追问下,姜慧被憋得面红耳赤,她只好说实话了。
“小玉,妈妈也不知道行不行……等我去问问徐叔叔吧!”
姜慧说的徐叔叔,是指接替李春芝的第二任基地站长徐晓峰,是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宇航员,知识面特别广,说不定能帮忙鉴定一下江玉的方案。
姜慧拿着江玉的方案去请教徐晓峰,徐晓峰听了姜慧的描述,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内心对方案的可行性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但毕竟孩子的母亲来求自己,再说江玉也确实不是一般的孩子,所以徐晓峰便答应了姜慧,说等他抽出空来看看再说。
这天深夜,姜慧和江玉睡得正香,突然被“嗷嗷嗷”刺耳的警报声惊醒了。
“怎么了?妈妈?”江玉惊恐地问妈妈。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漏气了。”姜慧答道。
因为基地出口的密封门,以前也发生过一次漏气事件。
“各位同事请注意,各位同事请注意,基地出口过渡区气压突然快速下降,请大家马上准备好氧气面罩。”
扩音器里传来了值班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