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烛窗怪谈 第九十一章 人狐姐妹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宋朝年间,云溪镇上,一座古朴典雅的包府矗立在繁华的街市旁。包家主人包蕴连,一位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气质儒雅,风度翩翩。
他性格豁达,乐善好施,常常接济镇上的穷人,因此深受百姓的敬仰。包府门前,常常有穷苦百姓前来求助,而包蕴连总是慷慨解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包府内,包蕴连的妹妹包婷正在书房里专注地刺绣。她身着淡雅的衣裙,面容清秀,一双明亮的双眸,如同碧潭清波。包婷聪明伶俐,才情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刺绣。她的绣品精美绝伦,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才华。哥哥嫂嫂对她疼爱有加,将她视为己出,悉心教导她读书识字,为人处世。
然而,包婷的婚事却成了哥哥嫂嫂心中的一块心病。
包婷年已二八,却迟迟未有婚配之意。每当提及此事,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愿意一辈子陪伴在哥哥嫂嫂身边。包蕴连听此,虽然心中无奈,但也知道妹妹的性子倔强,只好暂且作罢。
一日,嫂嫂提议带包婷去镇外的普安寺祈福求姻缘。
包婷虽不愿去,但见嫂嫂一片苦心,便也答应了。
两人来到普安寺,拜过菩萨后,便在寺中暂住一晚。
是夜,月明星稀,包婷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思绪万千。她想着自己的婚事,也想着如何能为哥哥嫂嫂分忧。
一眨眼,一阵微风吹过,吹动了窗边的轻纱。
包婷似乎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哭泣声。她心生好奇,便起身走出房门,循声而去。来到寺院的后花园,包婷见一女子身着白衣,正坐在亭中哭泣。那女子面容清秀,气质高雅,但眼中却流露出无尽的悲伤。
包婷连忙上前询问:“姑娘,你为何在此哭泣?”那女子抬头一看,见是包婷,便停止了哭泣,含泪说道:“小女子名叫蓝心,本是山中一只修行千年的白狐。因一时贪念,犯下大错,被贬入凡间。如今我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只能在此借宿一宿。”
包婷听了蓝心的遭遇,心中不禁生起怜悯之情。上前安慰:“姑娘不必伤心,善恶终有报。你既已悔过,日后必定会有好报的。”蓝心感激地点点头,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包婷被蓝心的纯真和善良所打动,决定帮助她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次日,包婷与嫂嫂回到家中,心中却始终无法忘记蓝心。她向哥哥嫂嫂讲述了蓝心的遭遇,并表示愿意帮助她。包蕴连和嫂嫂听后,也都被蓝心的身世所感动,决定帮助她。
经过一番打听,包婷得知蓝心在镇上的一家绣坊做工。她立即前往绣坊,找到了蓝心。两人相见,喜极而泣。
包婷告诉蓝心,她已经和哥哥嫂嫂商量好了,愿意将她接到家中,与她结为姐妹,共同生活。
蓝心听了包婷的话,感动得泪流满面。
她跪在包婷面前,叩头谢恩:“多谢姐姐收留之恩,蓝心无以为报,愿为姐姐效犬马之劳。”包婷扶起蓝心,笑着说道:“妹妹不必如此!我们都是一家人!理应相互扶持。”
自此以后,蓝心便住进了包府,与包婷一同生活。
两人亲如姐妹,共同学习刺绣技艺,互相帮助。
包婷耐心地教导蓝心刺绣的技巧和要领,而蓝心也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勤奋,很快就掌握了刺绣的精髓。在包婷的悉心教导下,蓝心的刺绣技艺也日渐精进。
她们一起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绣品,赢得了镇上百姓的赞誉。
日子一天天过去,包婷和蓝心的名声也传遍了四方。
她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包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了镇上的楷模。
她们不仅擅长刺绣,还精通琴棋书画等才艺。
每当有客人来访时,她们总是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让客人们赞叹不已。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