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综恐:我的系统有问题 第七十一章 赶尸,混合世界(十二)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因为天色太晚,四目决定在义庄休息一晚,第二天在出发。
夜幕降临,四目带着自己刚刚招集到的人手出发了。
“记得早些回来,马上就到七月半了,还得回来印钱。”九叔面色凝重,站在义庄门口,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他不放心的叮嘱道。
接着,九叔的目光落在秋生身上,他加重了一些语气:“注意安全,秋生,此行艰险,你务必保护好你师妹,路上小心些,别出什么岔子。”
听见这话的四目道长胸膛一挺,用力拍了拍胸脯保证道:“哎呀,你就放心吧师兄,有我在,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一边说着一边让秋生站在队伍后面看守,又让刘君辞在中间看着防止有人冲撞。
他拿着摄魂铃,身姿肃穆地走在最前面。
“阴人上路~”四目道长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富有穿透力,仿佛越过了阴阳两界的屏障。
与此同时,他手腕一抖,摄魂铃发出清脆的声音:“阳人回避~”
接着,他一挥手,撒了一把纸钱,口中高呼:“阴魂上路~”
刹那间,队伍开始缓缓移动“莫要回头~”
队伍渐渐走远,九叔站在门口担忧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一路上,听见这个动静的百姓纷纷关闭了家门,好像这样就可以把那未知的恐惧挡在门外。
养着看门狗的人家,更是急忙把狗带进了屋子里,生怕一个不小心,冲撞到什么不该冲撞的东西,惹来麻烦。
四目行走的速度不慢,半个时辰就出了镇子。
月光如水,洒在他们的身上,勾勒出一道道神秘的影子。
刘君辞在队伍中间查看着,防止有动物或者人冲撞了它们
秋生走在后面,防止这些尸体掉队。
走了一会,几人来到了一处村里,村头的老槐树在月光的照耀下投下大片阴影,像是一只只张牙舞爪的怪兽。
有人客死异乡,他的朋友在他去世前接受委托,请赶尸匠把他的尸体带回故乡。
赶到那个住处,四目照常询问起客人的死因以及生辰八字还有他的死亡地点。
确认没有问题以后友人带着四目来到了尸体面前。
四目从包里拿出了香烛,手指一擦,火苗“腾”地蹿起,他虔诚地捧着香烛,口中念念有词:
“阴灵在上,今日你羁留他乡,亲人盼归,我受召而来,引你踏上返乡途。
你莫要眷恋此地,安心随我启程,莫要在半路生乱,坏了规矩。”
说完以后虔诚的拜了拜,好似在与阴灵对话,接着他开始掐诀念咒。
引着尸体直起了身子,把它放在队伍前面,四目接过了死者生前留下的钱财。
一切准备就绪,四目摇着铃铛再次出发:“阴魂上路,莫要回头,黄泉路远,故土情牵。铃铛响,魂魄荡,跟着我,回家乡。”
因为是接新的客人,所以这一次喊的跟前面有些不一样。
一行人出了村子以后,四目把秋生喊到了前面。
“我告诉你口诀,你在前面赶路。”他把铃铛交给了秋生,又把赶尸需要的口诀告诉了他。
“那师叔,您要去干什么?”秋生有些疑惑地看着四目,难不成师叔有什么事情?
“我?我当然是休息啊。”四目走到了队伍末端,脚下一点,一下子坐到了尸体伸直的胳膊上。
坐稳之后,他还惬意地晃了晃腿。
看着秋生与刘君辞因为震惊而瞪大的双眼,他不耐烦的摆摆手:“哎呀看什么看?我带着家乐赶尸的时候也是这样。喊了那么久,我嗓子都干了。”
秋生无奈,只得拿着摄魂铃和那些纸钱来到了队伍前方。
刘君辞帮着把尸体的手臂搭在秋生肩膀以后又回到了中间。
走着走着,刘君辞有了疑问,她忍不住开口:
“师叔,为什么刚刚那具尸体可以赶呢?”
她眼中满是不解,刚刚那个人生前犯了罪,被人判了绞刑。
按理说,这种尸体怨气级重,很容易尸变,为什么会选择它呢?
四目仿佛看出了刘君辞的疑问,悠悠开口道:“就是你想的那样。”
他拿起身侧的水壶,仰头喝了一口,咽下之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解释:
“赶尸这行,有个规矩,叫“三赶三不赶”。
所谓三赶是被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
这种人被迫而死,心有不甘,如果留在那里,天长日久地,迟早会发生尸变。”
说道这里他又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开口道:“而三不赶呢,指的是,病死的、投河或者上吊自杀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