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综墓:见棺发财,力挺海杏! 12、战国帛书,摸金校尉!(求鲜花,求评价)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王凯旋走后,古今阁茶室之中。
看着脚踩高跟鞋,直接将大门关起来,以示闭门谢客的张海杏。
金万堂非但没有紧张,反而是自顾自的给苏幕倒了一杯茶。
“酒要满,茶要半,苏总尝尝?”
“入口清冽,回甘幽香,确实是好茶!”
“哈哈哈,苏总果然是懂行的人,不瞒你说,这君山银针我平时也喝的。
怎么样,等回去的时候带上两罐?”
“既然金爷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毕竟是做古董生意的人,借着喝茶的功夫,简单寒暄了一阵后。
已然试探的差不多的金万堂,倒也不再打太极,转而开口道。
“既然苏总是行内人,那与其接着绕,倒不如弯弓搭箭照直了说。
苏总,讲究!”
冲苏幕比出一个大拇指,金万堂的语气也不由得严肃了一点。
“只不过,既然买了精绝玉钥,苏总依旧没有离开。
这样看来,苏总应该是为了别的东西而来的吧?
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是我金万堂能够帮得上忙的呢?
苏总不妨直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绝对不会推辞!”
“哈哈,瞧金爷说的,放眼整个顺天府,难道还有金爷帮不上的忙吗?
不过,不瞒你说,我这边确实有一个小忙,需要金爷出手相助!”
甭管成与不成,先甩过去一顶高帽给他戴着。
紧接着,在金万堂有些飘飘然的神色中,苏幕也是开口道。
“想必金爷也看出来了,我对老祖宗传下来的古代文化,确实非常的感兴趣。
除了有铭文的物件以外,尤其喜欢收藏竹简、帛书一类的物品。
在此之前,我听说金爷最近入手了一批战国帛书,所以就想着过来碰碰运气。
就是不知道,金爷舍不舍得割爱呢?
你放心,价钱不是问题!”
战国帛书,并非是一张,而是一套。
细说起来,其实就是战国时期的贵族们写的一些日记、散文而已。
虽然不入史书,但其中的历史研究价值还是非常高的。
就好如当年吴家在血尸墓中发掘出来的那一批。
时至今日,依旧是吴家的传家宝。
若非受制于律法的限制。
那玩意只要一放出来,就必定能进入博物馆!
听到苏幕是为战国帛书来的,只一瞬间,金万堂便明白,苏幕绝对是不差钱的主。
十几二十万,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若非如此,苏幕也养不起如此标志的秘书不是?
只不过……
要是换做别的冤大头,只要对方不懂行,那怕是骗,金万堂都得整出来一套战国帛书才行。
反正他们也看不懂。
真假如何,最后靠的不就是他的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嘛。
然而,要是换做苏幕的话。
都是懂行的人,金万堂要是敢这么干,他的名声也就烂了。
“苏总玩笑了,我就一个古董贩子而已。
顶多是在同行的关照下做点小买卖,那样的东西,我这边可收不了!”
这是不信任自己,所以不想给自己看?
想到这里,为了打消金万堂的戒心,苏幕也是抱拳道。
“金爷,我从杭州府来,在三爷麾下讨生活!”
三爷!
吴三省!!!
果然,苏幕此话一出,当得知他的背景以后。
金万堂也忍不住坐直了身子,脸上的戒备也变小了许多。
没办法,古玩这一行讲究一个传承有序。
金万堂的祖上本就和九门有关系,即便现如今老九门不复当年,但这份香火情总归是在的。
只可惜……
即便苏幕已经表明了身份,扯出了吴三省的虎皮。
但金万堂这边除了苦笑以外,剩下的就只有无奈了。
就好像,他的手中真的没有战国帛书一样。
“怎么回事?难不成自己记错了?”
吴天真手中的战国帛书拓本,确实是从金万堂手中得来的。
至于金万堂是从何得来的。
按照逻辑推测,苏幕有八成的把握可以确认,那就是吴三省交给金万堂。
然后借他之手,用以引吴天真入局的。
至于剩下的两成猜测。
一成为汪家,另一成则是裘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