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短篇小说 > 综视:穿越赵立春,我哥哥赵蒙生最新章节 > 第十三章【培养黄正和孟德海舅甥两人】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综视:穿越赵立春,我哥哥赵蒙生 第十三章【培养黄正和孟德海舅甥两人】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当然,发难也不能直接发。

必须要站在大义上面。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对方。

让众人清楚的知道,不止我赵立春想动你,是你能力的不行,让其他人对其群而攻之。

“关于这点,身为京海市主管治安的副市長,我做个检讨,某些方面确实没做好工作。”杨茂直接将林書记的火力扛了下来。

此时杨茂心里已经打定主意,等会议散去,立马回警察局,召开警察局党组会议。

扫黑,必须要扫黑。

他要召集全市的警察进行扫黑除恶。

特别是那三伙打劫林書记的人。

如今的杨茂彻底将那三伙人给记恨上了。

赵立春忽然接过杨茂的话说了起来。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难道是有些人天生坏种嘛。”

“不,我相信不是的。”

“如果能活下去,我相信没有谁会去走这种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活不下去啊。”

“其实,这事情也不能全怪杨副市長。”

林正阳皱了皱眉头,不知道赵立春想要什么,不过还是问道:“立春市長是说经济的问题。”

“对,经济的问题。”

赵立春点了点头继续说了起来。

“刚才我说的那五点其实都是有关联的。”

“归纳起来就是营商环境的问题。”

“我们的态度转变,将京海的治安弄好,同时组建一个招商团队,去鹏城那些地方走走。”

“顺便邀请一些老板过来看看。”

“我们可以利用京海五省通衢的地理优势。”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国企改制的问题、第二点就是招商引资的问题。”

“先说我们京海国企的问题。”

“想要解决治安问题,国企改制势在必行。”

“从1988年开始,市内有很多国企,出现了经营不好的情况,由于厂里的工资发不出来。”

“导致许多人最终被迫下岗。”

“我曾做过一个调研,很多走上犯罪路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职工厂走出的,农民很少有这种情况,因为农民能养活自己。”

“但那些靠着厂子一直生活的人就难了啊。”

“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啊。”

“如若一直这样下去。”

“同志们,哪怕我们今天扫黑除恶,那明天呢,后天呢,是否又会滋生出一批人出来。”

“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谁会去刀口舔血。”

“想要改变现有的治安状况,我们必须要改变当前的经济结构,如此才能治标又治本。”

会议一直开到中午十二点半才结束。

大部分时间都是赵立春在说,林正阳和隋文俊、柴伟等人在听,期间还经常这个笔录。

这个年代能做到这个位置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点从林正阳和隋文俊身上就看的出。

身为一把手的林正阳,每当赵立春说到关键地方,或是他不懂的地方,都会写在本子上做笔记,就连老对头隋文俊也是如此。

这种场面在以后还真很难看到啊。

领导做下属的笔记基本没有。

会议结束后。

赵立春吃完饭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

拿起纸和笔开始书写起来。

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

首先,是关于副主任的一些人选。

京海市副市長,警察局長,杨茂肯定要在里面。

“杨茂是隋文俊的人。”

“此人,能指挥却有些难啊。”

赵立春拿出从赵司令那顺来的香烟,抽出一根就这么点了起来,吞云吐雾的同时也在思考。

杨茂算是本地派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林正阳虽然也是这里起来的,可他却是十年前从淮东调来的,当时调来的时候任职副市長的职务,往后才一步步升到如今。

因此林正阳这一系也被称为淮东派。

赵立春原本也是淮东派的。

伴随上任市委副書记。

如今的他早就是属于自成一系。

他这边有三人,市委常委兼任常委副市長柴伟,以及市委常委兼金山县委書记于华。

赵立春想要看看能否将杨茂收服。

要是收不服那也只能架空对方。

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