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综视:穿越赵立春,我哥哥赵蒙生 第三十章【下注,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啊】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汉东,省委大楼会议室。
新年后的第一场省委会议正在召开。
此时摆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份来自全省各大地级市的经济报告,每个市两个嫉妒都有。
经济排名第一的自然还是吕州。
第三的则是林城,第四依旧还是绿藤市。
京州却从第四直接干到了第二名。
原本,这份报告还没什么,然而众人却不约而同看向京海的1990年的年度经济报告。
吕州,203亿。
京州,160.42亿。
林城,160.41亿。
绿藤,158.99亿。
东海,128.87亿。
京海,118.54亿。
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州和京海。
京州什么情况,众人心里都清楚一些。
这里面多少有那么些水分。
看看第二和第三,就相差区区的一百万元。
第二和第四也就相差一个多亿。
真正惊艳的还是京海。
须知1989年京海的GDP是99亿啊。
这短短一年时间,居然增长了将近二十亿。
这个增长率比第一的吕州都高。
吕州较比去年,也就增长十亿不到。
吕州的体量可是京州一倍多。
这个增长要是放在吕州那就是四十多亿啊。
上半年,京海的GDP是47亿元。
下半年,京海的GDP却达到71亿元。
等于就是说,京海的经济,对比1989年,增长了整整19亿元,接近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率啊。
这还只是赵立春试点了半年的时间。
不,恐怕半年都没有。
京海增长的节点在最后一个季度。
等于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让人惊叹的是,三大产业增长居然保持均衡。
第一产业是畜牧种植业。
第二产业是加工制造业。
第三产业是指两大产业外的产业。
如果是第二产业增长,众人还不会如此,京海的纺织行业泛发第二春,那都是知道的事。
加上京海纺织业的产业升级问题。
从而带动了机械制造业。
此外,还有就是城市建设等大量爆发。
在场众人,要说心情最复杂的是谁,那无疑是坐在左边第一位的汉东省長徐瀚元。
他现在是既开心又有些后怕。
开心,是因为赵立春是他点的将。
后怕,则是自己自作主张。
现在上面的一些想法谁也猜不透。
他心里有些犹豫,是继续下去还是直接叫停。
这个问题真的很关键啊。
继续下去,京海今年增长更恐怖啊。
根据他们了解的一些情况。
京海市府,开始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等等。
还有许多港商在京海那边考察。
要是让他们继续下去。
恐怕今年会出现许多港商投资啊。
叫停,还是让他继续。
这个问题让众人有些纠结。
当然,主要还是上面有些临摹两可啊。
现在的问题就是。
众人拿捏不定上面的主意啊。
“诸位……”
“拿个主意吧!”
最终,徐瀚元将问题抛了出去。
见众人都不说话,徐瀚元看向坐在身边的李光富问道:“光富書记,说说你的看法。”
李光富笑道:“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我是一个坚定的经济改革派,我的意见是,我们的脚步是否可以加大一点。”
“多大……”
坐在首位的周炳钧忽然问了句。
“无上限……”
李光富乐呵呵的说了句。
周炳钧摇了摇头,利润虽然很大,风险也很大,到了他这个年龄,还是求稳为主啊,说道:“瀚元省長,过几天你要去政务院做年度工作汇报。”
“我的想法是,能否在私下提一提。”
“好……”
徐瀚元也是这个意思。
他们现在欠缺的就是一针1强心剂。
最终,关于京海话题被搁置。
是继续还是叫停。
这一切,等徐瀚元回来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