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十九皇子竟然认得我。”
女孩,也即徐渭熊,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她与赢风素未谋面,这小子又怎会认识她?
看着徐渭熊那惊讶的表情,赢风微微一笑。
即便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对眼前的徐渭熊早已有所了解。
这位年仅十岁的女孩,早已是这一代诸子百家学者中的佼佼者。
入学仅半年,便已拥有踏入藏书楼六层的权限。
这样的成就,在同龄人中已是鹤立鸡群。
如此名声在外之人,她又怎会不识?
“不知你在此研读多日,可有何独到见解?”
徐渭熊好奇地问道。
虽然她天赋异禀,但终究还是个孩子,好奇心旺盛。
更何况,眼前的这位皇子年仅八岁,却能在藏书楼内苦读一日,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即便是她,初入藏书楼之际,也曾被那些晦涩难懂的典籍折磨得心力交瘁。
“独到见解……吗?”
听到徐渭熊的问题,赢风低头沉思片刻。
书中内容纷繁复杂,体系众多,即便是他,也难以用言语确切地描绘出自己究竟领悟了什么。
“或许,我还需要更深入地研读……”
赢风低声自语,随即直接忽略了身旁的徐渭熊,再次翻开手中的典籍,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中。
他仿佛已经完全忘却了身边还站着上阴学宫中最耀眼的天才。
而徐渭熊看着这一幕,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她竟被人如此公然地忽视?!
虽然她并非心高气傲之人,但如此直白且明确地被一个人完全忽视,确实让她感到有些不悦。
她凝视着全神贯注的赢风,美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或许,他只是在勉强自己看书罢了。
倘若他真的有所领悟,为何在她询问之时,他却选择沉默以对?
在这世上,她已经见过太多试图通过努力来追赶的天才,但终究,大多数人不过是昙花一现。
而眼前的这个少年,或许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诸子百家的学问,又岂是世人所能轻易参透的?
若无天赋,即便是穷尽一生,也难以窥其门径!
“你……”
徐渭熊还想说些什么,但看着已经完全沉浸在典籍之中的赢风,她嘴角轻撇,终是选择了缄默。
罢了。
终究只是徒劳挣扎的一介凡人罢了。
或许再过两三天,他就会发现自己的努力不过是徒劳。
想到此处,徐渭熊对眼前的这个少年不再抱有过多的兴趣,转身欲走。
然而,在转身之际,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停下脚步,拿过一份精致的饭食放在赢风身旁。
此人如此勤勉,虽令她心生不悦,却也难掩一丝怜悯之情。
这块小小的饭食,就当是她的心意吧。
而在赢风沉浸在典籍的同时,外界,咸阳宫内。
嬴政正在审阅着案头的奏章。
而在其身旁,胡亥一脸阴沉,躬身侍立。
片刻后,嬴政终于将手中的最后一篇奏章批阅完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胡亥,今日奏章已毕,随朕回宫吧。”
嬴政淡淡地道。
“是。”
胡亥应声答道,但心中却满是不甘与嫉妒。
近日以来,他时常听到关于十九皇子赢风在上阴学宫中刻苦研读的消息,这让他心中越发不满。
为何那个年幼的弟弟能够获得如此殊荣,而他却只能在这宫中默默等待?
“父王,儿臣听说九弟在上阴学宫中日夜苦读,每日都沉浸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直至深夜才回宫,这般作态,未免有故作高深之嫌,若是届时露了丑,怕是有损我大秦威严……”
胡亥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他本以为父王会因此斥责嬴风,却没想到嬴政只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哦?风儿竟如此刻苦?”
为父者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即便是身份尊贵的嬴政也不例外。
而至于胡亥后面说的屁话,嬴政压根一个字都没听。
故作高深?可笑!
嬴政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是何等的妖孽!
哪怕是说一句生而为圣都不为过!
然而,胡亥未能如愿见到父王的责罚,心中反而愈发嫉妒与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