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综武:李唐余孽,手搓章五郎 第四章 袁天罡:五年大宗师?绝无可能!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四章袁天罡:五年大宗师?绝无可能!
二楼。
以袁天罡的武道境界,即便是身处房中,
阁中内外之事,也都在他的感知之中。
如今的安乐阁已然是一片尸山血海,犹如人间炼狱。
可是他并不在意。
此次前来安乐阁,本就是为了安置旧人骨灰。
如今事了,他也可以再次启程了。
屋外的惨叫声,求饶声,鲜血喷射的声音,刀刃入骨的声音……
每一种声音,不分巨细,皆落入他的耳中。
可是袁天罡的表情却是没有半分变化。
只管自己收拾着行装。
直到那四个字,钻入他的耳中。
李唐余孽!
袁天罡收拾行囊的手,忽然停了下来。
他的身子,亦是微微一顿。
他怔了一怔。
随后嘴角浮起一丝轻嘲之意。
自武皇上位以来,以不良人为刀,不知屠戮了多少李唐后人。
如今除了武皇亲子外,朝中几乎已无李唐皇室。
不良人监察百官,情报网遍布天下。
若真有李唐后人浪迹江湖,他不可能不知晓。
袁天罡背上行囊佩剑,正欲推门而出。
忽然他的耳朵轻轻一动,双目之中,有一丝异光闪过。
此人所用武学……
龙爪手!
金钟罩!
皆是少林佛门武学。
他脑海中,忽然浮现一个身影。
但随即,他便摇了摇头。
他脑中所想那人,虽然确是李唐皇室,可绝不会有如此高深的武功。
那人虽也入过少林,可是只是一名负责洒扫的服事僧,不可能接触到少林七十二绝技。
恍惚之中,袁天罡似乎又回到了初见越王世子的那一年。
那时候,他还是不良帅。
那一年,越王李贞,举兵欲反。
不良人奉武皇之命,清除越王府上下,一个不留。
他早便知道越王那位幼子有些异于常人。
据说,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
无论是何等学问,皆是一教既会。
他年纪虽小,可是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宛如淳淳君子。
即便是对府中仆从,或是府外百姓,也一样尊重礼待。
身上全无寻常王府子弟的骄横纨绔之气。
可越王对于这位幼子,却是十分不喜。
原因便在于,那越王幼子自出生以来,便从未有过多大的情绪波动。
本应嬉闹撒娇的年纪,他却从来都是一副冷静自持的模样。
甚至无论周遭场合是热闹,是悲伤,还是快乐,都仿佛与他全不相干。
袁天罡本觉得那情报兴许有些不实,直到他在越王府中,亲眼见到了那孩子。
那一日,越王府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越王府中尚存之人,或是求饶,或是哭喊,或是绝望……
唯有那位越王幼子,脸上非但丝毫没有畏惧悲伤之意,甚至……
还有一些兴奋!
袁天罡至今还记得,那孩子的双目之中,隐隐闪烁的红光。
那是他第一次,从一个孩童的眼中,见到嗜血之意。
武皇登位以来,为稳固帝位,肆意屠戮李唐皇室。
身为不良帅,他只能听命行事,但心中对此却是不免抵触。
成年之人,朝廷皆有备案,相貌难以更改。
可是一个幼童,便是换了,武皇也难以觉察。
因此他便寻了个机会,放那孩子逃走,又寻了个仆从之子替死。
后来他才发现,那孩子似乎天生有一种狂病。
病发时开启红眼,全身心皆会陷入不可自拔的诛戮倾向之中。
会无比残酷的处决视作敌人的对象。
于是,他又假意追杀,一路将那孩子逼到了少林附近。
实则暗中寻了少林中隐居的一位老友,收其为徒。
袁天罡还刻意交代老友,只可传授佛法,不可传授武功。
在他看来,佛门本是慈悲之地。
那位老友佛法之高深,世间更是鲜有人及。
或许能够化去越王世子的嗜杀狂意。
前几年,他还偶尔关注越王世子的近况。
可是近些年,因为对于武周朝堂心生厌倦,对自己心生厌弃,便无心再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