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最终赌局 第3章 岁月;3.6 旧友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3.6旧友
躲在东印度公司楼对面街角,怀着一丝做坏事的负罪感,安娜看到。
大楼原本很平静,二楼窗子突然打开,浓烟冒了出来。
仓促中,几名男子相继从窗口跳下。
楼下,虽然是松软草坪,一名戴着面罩的老年男子还是摔断了胫骨,倒在雪地哀嚎。
看身材,安娜判断,这名老年男子是伯尔尼分部的总裁。
几名年轻人把总裁抬到路边,向周围路人求救。
之后,几扇窗子分别打开,男男女女拼命挤在窗口咳嗽,
一些人纷纷爬出窗台,坐在窗外透气,躲避炙烤和浓烟。
安娜想了想,
“走廊没有太多易燃物,想必,是会议室内布置了过多易燃物造成。”
受不住烟熏火燎,二楼有几名年轻男子吊攀在窗沿后跳下,没有受伤。
于是,这几名男子急匆匆跑到大楼正门,拼命敲门,试图唤醒保安。
带着一丝完成了报复后的窃喜,安娜生出一丝失望,
“大楼是砖石结构主体,火势不会蔓延。
保安可以用木梯把会议室人员全接下来。
所以,纵火事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热闹很快会结束。”
突然,安娜感觉到,在街道另一方向,窥视之眼在发出尖利超高频警报!
仔细查看了许久,除了漫天飞舞的小雪花,什么都看不到。
由于明确感觉被监视,安娜心虚,离开火灾现场,连夜逃离伯尔尼。
冰雪中,安娜坚定步行,感觉,几个月恶气已经发泄出,腮腺红肿也稍稍减退。
安娜简单复盘了这次冲突的经验教训,
“其实,春天,被收养前,在翻垃圾堆时,直觉已经知晓义父义母会相继去世。
只是,没有想到,二老会遭如此悲惨结局。
作为策划杀死义父的主使,奥斯塔夫恶贯满盈,得到应有惩罚。
可怜了他哥哥尼古拉,白白搭上性命。
巴雷特和马丁做贼心虚,活该遭报应。
关于应对摄心术的策略……
1、对方尼古拉实力并不强,且对自己背景丝毫不了解,死于经验主义傲慢;
2、尼古拉误判局势,犯下不可饶恕错误:四个男人凭蛮力就可以合伙对付一个傻女,何必抢夺餐刀?
猜想,尼古拉抢夺餐刀的初衷,试图把80%把握的局势扩大成98%优势的固定局面。
3、自己获胜,只是超级幸运。
长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换来了0.5秒钟的短暂时间窗口。
怀疑,上帝在暗中帮助自己。
如果,对方再强一些,或者,尼古拉被恐惧驱使使用全力,或直接猝然释放摄心术……,恐怕,自己已经变成祭坛上的祭品了。
4、问题是,如果遇到更强大的摄心术大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按巴雷特所讲,尼古拉只是混事的一级水平,还没有使用全力……,那么,似乎对金色晨曦组织中18位三段以上大师,都毫无胜算。
所以,测试结论:硬碰硬战略根本不可行。
5、再想一步,金色晨曦组织遭到恐怖袭击,会不会归结到傻女所为?
巴雷特宁可自杀也不肯说出的名字是什么?
显然,这个名字就可以轻易带走巴雷特的性命,他是什么来头?
此外,一直摆脱不掉的窥视之眼,与金色晨曦有什么关系?”
一周后,安娜抵达意大利米兰。
幸运,安娜辗转从三个赌场小额参赌,勉强赢到两枚银币的筹码。
安娜搭车到热那亚,又乘船抵达突尼斯。
来到非洲,理由有两个:
一是,安娜感觉腮腺炎在寒冷天气格外疼痛,直觉上,炎热环境有利于康复;
二是,安娜下意识认为,需要远远避开金色晨曦组织,防止可能的报复。
在突尼斯集市,安娜遇到一群孩子欺负一名男孩。
安娜好心,赶走了霸凌方。
仔细查看,被解救男孩眉眼有一丝熟悉,安娜询问他父母情况。
男孩讲,他父亲是摩洛哥商人,来做突尼斯生意,没想到被当地孩子欺负。
安娜把男孩送到他父亲前。
惊奇!一股热浪在内心翻涌,男孩父亲模样酷似塞维利亚的彼得神父!
询问后,男孩的父亲竟然也叫彼得!
安娜禁不住回忆起,
“当年,在大教堂做修女期间,只有彼得神父、托雷斯神父、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