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之上瞬间安静下来。
辽国使团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眉头紧锁。
大宋朝臣也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水为何会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原本是一句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口头禅。
可从来就没有人深思其中的道理,不明白包拯为何问出这么奇怪的问题。
这谁能答得上来啊!
片刻后。
一名辽国使臣站出来。
“包知县,你这算是什么问题?”
“水往低处流乃自然之数,能有什么为什么?”
接着,另一名使臣出列。
“人往高处走,是因人性贪婪。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无欲无求。”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个回答对么?”
说完,便满脸沾沾自喜,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大宋所谓的难题也不过如此。
圣人之言,绝不可能有错了吧!
百官脸色凝重起来,似乎心里已接受了这个答案。
均想,包拯是存心让着辽国,拱手将十万两银子奉送给大辽。
只见耶律雄才哈哈大笑,仿佛三十万两银子已是大辽囊中之物,道:“包知县,你也是堂堂进士出身,竟出此浅显之题,未免不把我大辽放在眼里!”
“耶律将军不用高兴得太早!”包拯轻笑一声,“这位使者的回答固然有些道理,但不过是强词夺理。”
“如何强词夺理了?”耶律雄才好笑。
“按照他的说法,水因无欲,故往低流。那请问气流是否有欲?气流为何往上浮,不往下沉?”
听到包拯这么一问,群臣绷紧的脸再度松弛,暗暗点头表示认可!
“这……”
耶律雄才脸色僵了僵,无言以对。
便在此时,一名辽国使臣高声抢白:“水往下流,因为有重量;气上浮,因为其轻!”
“说得好!”
辽国使团再度恢复得意,这下包拯总该无法反驳了吧?
但是高兴不到一秒,就直接被包拯给怼了回去。
“简直驴唇不对马嘴!”
“按照你的说法,轻者上浮,重者下沉,那天空的月亮和太阳,为何还高挂在天上?”
嘶……
使团再度凝眉,面面相觑。
群臣脸上均露着喜悦,虽不得其解,却深深为包拯的辩才所折服。
尤其是刘太后,看包拯的眼神多了几分满意和欣赏,大宋出了这样一位人才,真是朝廷之幸也!
“包知县分明是胡搅蛮缠,如此说来,这个问题根本没法解释。”
“只怕他自己也不知答案!”
辽使满脸不忿,纷纷叫嚣。
“不是没法解释,而是尔等契丹蛮夷孤陋寡闻,不学无术,不通天文,不晓地理。”
“你……”
辽国使团气得头顶冒烟,眼珠通红,但他也忌惮包拯神秘的修为,只有忍气吞声的份。
“本使倒是想听听包大人的高见,水为何会往低处流?”耶律雄才红着眼睛道。
“这么说,你辽国认输了?”包拯抓住机会,反问道。
“你要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让大家都信服,大辽便认输!反之,这道题目便做不得数。”
“包拯既有此一问,自然能解释其中原理。”
话到一半,包拯故意停顿了一下,扫视辽国使团和大宋君臣。
看到众人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心里油然升起一股优越感。
见胃口已经吊足,才接着道:
“那是因为我们脚下所站的大地具有一股强大的引力。”
“大地引力?”
“什么乱七八糟的。”
“哈哈哈,包知县,你说这话有什么依据?”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说大地有引力。”
“简直可笑至极!”
辽国使团炸开了锅,仿佛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
就是大宋群臣,也不敢苟同。
大地有引力的存在,当真是平生仅闻。
若非此时正和辽国之间有赌约的话,恐怕百官也非要和包拯争论出个长短来不可。
面对这样的结果,包拯一点都没感到意外。
要让一群不懂科学的人相信地心引力,的确不容易。
“包大人,你说大地有一股强大的引力,你是如何知道的?”耶律雄才戏谑道。
此时此刻,包拯也少不得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