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幻侠小说 > 不堕凌云志最新章节 > 第二十四章:又见顾卒(中)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不堕凌云志 第二十四章:又见顾卒(中)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本文出现的一切鬼怪风俗皆是为演绎剧情服务,无有不良价值导向。请读者们理性看待,杜绝封建迷信,要相信科学!)

送走了李鹤衍,谭池影便在琢磨着怎么将情况反映给自己父亲。他不想让朝廷产生太大震动,但又想挽救那些悲惨遭遇的所谓贱民。

他不明白顾卒为何会有那么变态的追求,更不明白为何明明覃老确定已死之人,为何尸体仍在,人却又能安安稳稳地待在大牢里。

脑中一团乱麻,每当这个时候,谭池影便会净手沐发,燃起香炉,打坐静守。

覃老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一张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

却说凝魂后的顾卒正在衙门大堂中接受李鹤衍地审讯。

李鹤衍居于大堂正中。心中充满了埋怨,恨不得当堂掐死顾卒。毕竟属地出现这么大一件事,自己在朝堂的风评必受影响。更不要说政敌会如何借题发挥了!

戴业诚居于其右侧斜置的小长桌上,也在战战兢兢地执笔亲自记录卷宗。心里满是对顾卒将此事一力担之的态度感到庆幸。自己在官场上好不容易爬摸滚打,到现在这一把年纪的地步。可不能临了,晚节不保,但他也清楚,自己想全身而退也怕是没那么简单。所以他不禁在心里庆幸着。但又不免带着些埋怨,这一死一囚几无二致,怕不是另有隐情。

顾卒虽低头跪在堂中,神情倒是老神在在。听着李鹤衍带着怒意地质问,用真挚沉稳的声音回答着。

“顾卒,你可知罪?”李鹤衍略压怒意说道。

“罪臣知罪。”顾卒低着头跪在地上,“玩忽职守,致使辖境出现刺杀国公世子的恶劣情况,罪臣知罪!”

“哼!算你识相,国公世子被刺案,事发前你在何处?”李鹤衍一听,刚压住的怒气一下就又迸发了出来。如果不是事情现在在可控的范围里,李鹤衍恨不得将顾卒给剐了!

“罪臣正在世子接风宴上和大家一起饮酒作诗。”顾卒语气沉稳,“罪臣在酒中豪兴大发,做《酒饮》一首:

醉眼浮生似大梦,酒清人昏莫言愁。

云心出岫蓑衣翁,钓把晚霞千里征。”

顾卒讲得绘声绘色,李鹤衍眼里愈是要喷出火来,几欲将桌上东西就这般砸到顾卒身上去!但考虑到升堂威严,以及顾卒同朝为官这一身份,只是恨恨地重拍了拍桌子:“好你个顾卒!罔顾升堂威严,何敢在此间仍如此轻浮?小心我水火棍伺候!”

“大人恕罪,您大人有大量。罪臣只是按照律例,如实还原当时,无有任何不敬之心!”顾卒不知道自己这具凝魂的身体是否经得住差役地棍打,故而赶紧开口辩解道。

再说这衙役听见李鹤衍的话后,手中都不约而同地握紧了几分身前的水火棍,表情也越发严肃起来。

话说这水火棍,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几百年前。这水火棍最初是役卒们用来驱赶犯人的棍棒,长约齐眉,底端有一段红色的部分,其他部分则为黑色。水火棍的名称来源于其颜色和形状,红色代表火,具有警戒和提醒的意义。黑色代表水,表示严肃和庄重的含义。因此得名“水火棍”。水火棍的这种颜色配置,寓示着不容私情、公正无私的执法态度。

再说李鹤衍听了顾卒的辩解后,鼻腔里重重的“哼”了一声:“少在此诡辩。我且问你,你便对答即可!不然我定不饶你!”

“敬受命。”顾卒虽言语恭敬,但神情却是无比淡然。

“既是为国公世子接风,他又如何入了险地?”李鹤衍看着顾卒,心里对顾卒的表现仍是有些摸不太准。他既没有蒙受冤屈的无奈感慨,也没有歇斯底里的挣扎表现。让李鹤衍觉得像极了一团棉花。

“擎国公世子,‘餐风饮露’,不受谷菽,无垢之体。自不愿赴宴,所以其安排随行护卫代为赴宴。”顾卒静静说道,“至于世子是如何入了险地,下官实属不知。”

李鹤衍紧盯着顾卒,似乎想从他这令人讨厌的置身事外的平静中读出真相来。但对于他这置身事外的笃静,李鹤衍又有些拿捏不准。但他同样很清楚,左右此案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犯罪分子已然伏法,但如何能让朝廷信服,这是让人头疼的事。所以顾卒的老神在在,置身事外,让李鹤衍更为恼火!他恨不得拎起顾卒大声斥责他,问问他自己这么头疼是为了谁?

有时李鹤衍也想,干脆简单粗暴地将罪名归给顾卒算了。但一旦这样做,自己作为一方之长,羽毛必定受污。没准事后,落人把柄,实属头疼。

念头就在电光火石间,李鹤衍又细问了关于顾卒行踪的一些问题,又传唤了事发当晚相关的一些人,得到的回答与顾卒所言几无相差。

又安排人洗净顾卒,比对了卷宗所记的体表特征,查验真身。也确实无误。

卷宗拟好了,李鹤衍又犯头疼了。此时,谭池影带着覃老来到衙门,拜访李鹤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