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现的一切鬼怪风俗皆是为演绎剧情服务,无有不良价值导向。请读者们理性看待,杜绝封建迷信,要相信科学!)
谭池影自洛阳出发,经河内郡到兖州陈留郡,绕行定陶郡到泰山郡瞻仰泰山,可是却数次遇险,终于风波停息,继续踏上前往雁门的道路。所以他们三人打算又折回兖州,经廪丘郡,往东平郡,准备过冀州,终点在并州雁门郡。
却说李鹤衍为谭池影接风之后,谭池影未做留恋,只想抓紧时间上路,于是三人回归既定路线,继续旅程。
而王朝南方,师彧联合当地望族梅家,推行市舶司,将各地商会经营多年的集市收归朝廷。梅家负责在市舶司培植亲信,派往各地管理集市。师彧负责从各地地痞无赖中物色出执殳使,其实也就是为市舶司豢养的打手。
各地商户群情激愤,但商会头目沈家却按兵不动,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作为。任由梅家派人入驻集市,建立官署。
建业城商会,财圣老爷碑前,一众商贩一言不发都盯着沈老爷子。老爷子不发一言,平静地扫视众人。
沈隽也站在老爷子身旁,一言不发,神情严肃。
基本无人敢与其对视,除了柳唯镜的父亲,柳家掌舵柳林志,柳林志不光与其对视,还沉声开口:
“沈老爷,您作为会首,不能在此时不发一言,毫不作为。不然商会动荡,可就真让那帮官帽子把我们这些人辛辛苦苦的努力给一锅端了。”
这番话可谓将在场除沈家外所有人的心声都说了出来,先前老爷子一次又一次地再等一日,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已经犯了众怒,但是苦于老爷子多年来积攒起来的威望以及与桑翕的生意全靠其搭桥,所以让绝大部分人是心怒却不敢表。但此时柳林志的这一番话,瞬间点燃全场。原本不敢直视老爷子的大部分人,也齐齐看向老爷子。
沈老爷子知道,再不给大家吃颗定心丸的话,那自己这大半辈子的苦心经营就要在这一刻毁于一旦了。
但有些话是不能讲的,有些话又不能不讲,于是老爷子开口了:“二十年前,我沈家远赴东洋,为整个楚地商贩谋了桑翕这颗摇钱树,大家尊老夫为会首,齐心协力下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这一番话说出口,刚才直直盯着老爷子的很大一部分人又低下了头。沈老爷子的话明面上是在叙旧,实际上是在敲打。没我沈家,就没有商会的现在,更没有你们这一个个个体的现在,至于以后,亦是如此,大家的主业便是和桑翕的贸易往来,而把着这道关的仍是沈家。所以大部分人在老爷子的话里听懂了敲打的意味。
老爷子话停了下来,继续扫视众人,望了一圈后,满意地说:“大家都是顶聪明的人,耐心等着,十天半个月不会怎么样的,货物积压不要怕,急得只会是桑翕,桑翕一急,那大家积压的一切,都是奇货可居,今后卖得更多。”
柳林志刚想说话,老爷子的目光也正好扫伏众人,落在柳林志的身上。
柳林志早年也跟随沈家前往桑翕,在为楚地商会利益地奋斗中,没有功劳也是大大有苦劳的存在,所以柳家总是仗着这点,颇有些有恃无恐的意味,但也不敢真正惹恼沈家。
所以柳林志也低着头,嘴里却在嘟囔:“老爷子大恩!老爷子大恩!”
又从嘟囔提高了声音:“老爷子大恩!但眼下的事情,关乎的可不光是咱们几家以后的财路。”
这句话意思也很明显,以前的种种,对于大家来说,却是大恩不为过,所以咱们记着,也敬仰你沈家。可眼下的事情,你要用这份恩情来敷衍影响我以后的财路,对不起,没门。
“柳大!”老爷子语气很重,但只是把目光盯着柳林志,“你既然知道这财路是我沈家带来的恩情!难道这棋下错了,输家仅是你柳大一人吗?”
柳林志被老爷子气势所逼,一下子脸上也慌乱窘迫起来:“商会在财圣老爷碑前组建,自组建起,便是利益共同,进退一致。”
“亏你还记得商会誓词,然既如此,那又为何在这个关头乱我商会军心?”沈老爷子几乎是呵斥出口!
“小人不敢!”老爷子怒意正盛,柳林志自不敢再忤逆。
其余人更是不敢发一言,都是低着头。
老爷子一看这个场面,语气又柔和了一些:“商圣在上,楚地先祖在上。我沈家自不敢有任何怠慢。况且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存在损他而利我之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我沈家会不作为!”
老爷子咳嗽了两声,顿了顿,又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大家安心等待,稍稍勒紧点裤腰带过日子,挨过一两个月自见分晓。”
“是”人群中大家陆陆续续应着。
“大家伙,既然乱自上来,那就让这潭水再混浊一些。言止于此,大家静候,约束好各自家的小崽子,收敛收敛,莫惹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