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幻侠小说 > 不堕凌云志最新章节 > 第六章:南巡驱虏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不堕凌云志 第六章:南巡驱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本文出现的一切鬼怪风俗皆是为演绎剧情服务,无有不良价值导向。请读者们理性看待,杜绝封建迷信,要相信科学!)

却说谭池影泰山遇险,武亭侯勃然大怒,分出人手搜查行刺之人,并欲上书朝廷要求惩处相关官员,并请求搜剿前朝余孽。

谭池影知道,朝廷下令搜剿的结果只会是百姓遭殃。所以他在事发后立即面见武亭侯,直陈弊端。可是,武亭侯怒气正盛,誓要逮尽前朝余孽。

谭池影雁门之行也就此暂搁,只得陪着武亭侯处理这些事情。

却说都城,姬云诩和谭章夏先后收到了武亭侯的奏章以及谭池影的家书。

武亭侯在奏章中自述泰山封禅准备进度后,汇报前朝余孽于泰安刺杀谭池影一事,痛斥县丞,也自称该当问责于己,请求朝廷允许其清洗前朝余孽以戴罪立功。

谭池影的家书则是宽慰父亲,请求父亲为民着想,不可妄兴兵祸,毕竟陛下封禅在即,南边还有桑翕之祸。兵戈一起,百姓终归遭殃。而且前朝余孽蛰伏已久,应当怀柔天下以瓦解余孽势力,不能激进对待以激化矛盾,这样对天下不利。

此时正值谭章夏在太子府上授课,太子年少,得知消息,血气正盛:“太傅,此事不可轻饶这些逆子贱民!应当借此机会,清洗全国范围以内的余孽叛党!”

“殿下,三思!万万不可!皇朝如楼船,天下安定,百姓如浮船之水;若天下动荡,百姓亦成覆船之涛。所以,我儿遇袭,哪怕身死,亦是小事,皇室天下,才是大事!不可因小而出现,哪怕只是可能失大的局面。”

“只是委屈擎国公府了。”太子闻言,仔细端详谭章夏,看其不似作伪,于是轻叹出声。

距离泰山遇袭一事三天后。

姬云诩看了来自宋文斌的汇报奏章后,接着又翻看了另外几份秘密送来的弹劾奏章。奏章上写着诛心的话语:

“太傅纵子出游,是在让国家陷入动荡的危险举动……”

姬云诩放下奏章,敲着桌面,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嘱咐回书一封给太子府,嘱咐其对太傅要多加宽慰,自己则亲自召见擎国公,并要求皇后邀请一等国夫人,即谭章夏正妻步氏入宫,准许其余国夫人随同就宴。

一切都看似风平浪静,武亭侯也以迅雷之势逮捕了行刺分子,并押解进京。谭池影随后向武亭侯告别,欲继续游历。

武亭侯派出一队甲士准备给谭池影做护卫,被谭池影婉拒。武亭侯以不称心意堵死谭池影接下来要继续拒绝的话,接着强硬命令麾下众人,选出最精明能干的甲士来给世子做护卫。

谭池影见武亭侯眼神真诚,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步氏,一下便想通了其中关节,定是自己母亲担心自己,所以私下对武亭侯有所托付。所以谭池影便拱手行礼,口中称谢,委托宋侯代为挑选其中一人。

宋侯闻言,自是轻吐一口气,确实是谭池影亲母手书请求,但自己本就有这个想法。见谭池影答应下来,自己便连忙将挑选好的人员推到了谭池影面前。

被挑选之人,名为杨季,孔武有力,虎目剑眉,颇具男子英气。其本是宋文斌府中习武师傅,其交卸了军甲,但仍佩着刀,跟着谭池影骑马离开。

两骑马一骑牛,就这样继续雁门之行。

而师彧也在此时到达了扬州。

建业城府衙,扬州州牧、都尉正跪在大堂上,师彧亲自宣读完圣旨后,扶起州牧问着桑翕犯境的具体细节。

师彧非常清楚,自己代表朝廷这样大张旗鼓地过来,桑翕必定会在短期内避其锋芒,隐匿起来。

“现今局势,我携大兴国威而来。”

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让州牧、都尉二人措手不及,面面相觑。

都尉雷桐结结巴巴了一阵,不知所言。

州牧梅愚赓在雷桐结结巴巴的时候,强自稳定心神,轻吐一口气,打断了都尉的结巴:

“上使不光携天威而来,更是率领着大兴的尊严而来。此举,意在昭示天下,大兴龙威,莫逆其鳞。”

师彧抬了抬眼,正视着梅愚赓,饶有趣味地说道:

“你是叫梅愚赓?愚赓?我没记错的话,赓是连续的意思吧?”

“回上使,是的。”梅愚赓长跪拱手说道。

“有趣,你这个人到一点都没有人如其名的影子。”

“谢上使夸赞。”

“那你倒是告诉我,我这奔雷而来,如何直捣桑翕龙庭?”师彧直盯着梅愚赓缓缓问道。

“桑翕蟊贼小儿,日下必惊于上使天威,蛰伏不敢再扰我百姓。”梅愚赓俯下身子,偷眼望向师彧,尝试开口道。

“嗯?”师彧眼光一凝,轻哼出口。

“桑翕也只是弹丸小国,不仅贫瘠乏困。而且不甘仰我大兴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