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启1985:矿灯照亮黄金时代最新章节 > 第3章 矿灯照亮的秘密(上)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重启1985:矿灯照亮黄金时代 第3章 矿灯照亮的秘密(上)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技术科那略显陈旧的铁皮柜中,塞满了一叠叠泛黄的图纸。这些图纸仿佛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曾经的辉煌,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被翻阅。陈默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试图从柜子的高处取下第三本《煤矿安全规程》。然而就在他伸手去够的时候,裤兜里揣着的奶糖却不慎滑落出来,“啪嗒”一声掉落在周矿长那张漆面已经斑驳不堪的办公桌上。

时间回到 1985年,那时的阳光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玻璃窗洒进屋内,在那张挂在墙上、写有“工业学大庆”字样的奖状上切割出一个个菱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如同跳跃的精灵,给这间稍显昏暗的办公室带来了一丝生气。

“你这小子是不是属耗子的啊?”周矿长一边说着,一边捏起那颗奶糖仔细端详起来。此时他的目光犀利而又充满疑惑,“矿灯厂的账面上可是趴着整整二十三万的坏账呢!你不好好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反倒惦记起人家的车床来了。”

陈默听到这话并没有慌张,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将手中的铅笔轻轻夹在了耳朵后面,然后拍了拍自己身上那个有些破旧的帆布包。随着他的动作,一截苏联产的游标卡尺从包里露了出来。原来,这把游标卡尺是他用足足三斤全国粮票跟矿工子弟校的物理老师换来的宝贝。

“周矿长,老式 KS-8型矿灯的自重大约有四斤二两那么重。您想想看,工人们每天都要头顶这么个沉重的家伙下井工作,长期下来颈椎劳损率能不高吗?都已经高达 37%啦!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改用 ABS树脂来制作新的矿灯外壳……”陈默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信的光芒。

就在这时,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声响——原来是一只搪瓷缸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的脆响。紧接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风风火火地冲进了办公室。此人正是陈默的父亲陈建军,他手里紧紧攥着半张介绍信,身上那件劳动布工装还散发着浓浓的井下潮气。

“周矿长,真是不好意思啊!这孩子不懂事,瞎胡闹,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我这就带他回采煤队好好教训一顿。”陈建军满脸歉意地说道。

陈默轻轻地嗅了一下空气,一股浓烈的樟脑丸味道扑鼻而来。这股气味如此浓重,仿佛是从一个被岁月深埋的箱子底部散发出来的。他立刻就意识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正是来自于自己的父亲。

原来,就在不久前,父亲从那个被遗忘许久的箱底翻找出了他珍藏多年的党员证。那张小小的红色证书,承载着父亲曾经的热血与忠诚。然而,也正因如此,它沾染上了那浓郁得化不开的樟脑丸气息。

在前世的时候,一直要等到父亲葬礼的那一天,陈默才惊觉一个隐藏已久的秘密——父亲竟然将他三十年矿龄所获得的奖章拿去当了,只为给病重的母亲买药治病。回想起往昔种种,陈默不禁眼眶泛红。

“爸,您看这个。”陈默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然后缓缓地展开手中的图纸。只见上面布满了铅笔绘制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还混合着星星点点的糖渍。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图纸本身的精妙之处。

陈默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详细解释道:“双灯头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调节成强光和弱光模式。而且采用聚碳酸酯制作外壳,能够减轻整整一斤半的重量呢!”

一旁的陈建军专注地盯着图纸,尤其是当他看到“过载保护电路”的设计部分时,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眼前那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一般错综复杂的线路,瞬间勾起了他深藏心底的一段回忆。

那还是二十年前,在淮南矿院里参加培训的时候,有位苏联专家曾向他们展示过一张截煤机的图纸。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如今再看到这相似的复杂线路,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正在这时,周矿长突然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破了屋内短暂的宁静。他手中端着一杯泡满枸杞的热茶,由于咳嗽太过猛烈,杯子里的茶水在杯底晃动出一圈圈微小的漩涡。好不容易止住咳嗽后,周矿长急切地问道:“老陈啊,你儿子刚才说的这个 ABS……什么树,真的能搞得到吗?”

---

"在繁华热闹、充满活力的深圳蛇口地区,有一家颇具规模的港资工厂矗立于此。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此时,陈默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他轻轻地从书包里掏出那份已经有些皱巴巴的《经济参考报》。报纸的页面微微泛黄,但上面印刷的文字和图片依然清晰可见。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张关于中英街的照片时,不禁被画面中的情景所吸引:只见一个穿着时尚喇叭裤的青年,正费力地扛着一台日立电视机,缓缓走过海关通道。“我们可以用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来采购这些货物,然后通过铁路集装箱运输回去。”陈默低声自语道,心中暗自盘算着这笔生意的可行性。

就在陈默沉浸于思考之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紧接着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