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重启1985:矿灯照亮黄金时代 第4章 矿灯照亮的秘密(下)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当技术科那陈旧而庄严的挂钟缓缓敲响第十二下的时候,时间仿佛凝固在了这一刻。陈建军此时正孤独地蹲在车间冰冷的水泥地上,手中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香烟,烟雾缭绕间,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在他的脚边,一盏老式的 KS-8矿灯已经被拆解成了一堆零散的零件。这盏矿灯陪伴了他整整二十年,见证了他在井下无数次辛勤劳作的日日夜夜。由于长期在井下工作,他的半月板早已磨损严重,此刻,当他蹲下身子时,那受损的膝盖竟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宛如岁月的叹息。
就在这时,儿子陈默将自己精心改装过的电路板接上了蓄电池。刹那间,一道强烈的光芒骤然亮起,如同一束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整个仓库。就连那些平日里隐匿于角落、不为人知的蜘蛛网,也在这道光芒的照耀下无所遁形,每一根蛛丝都清晰可见,闪烁着细微的银光。
“嘿!这可真亮啊,就跟七二年那次大会战时用的探照灯一样。”陈建军被突然亮起的灯光吓了一跳,嘴里的香烟差点掉落在地。他忍不住咳嗽起来,一边咳一边嘟囔道:“不过嘛……就是这塑料壳看着不太结实。”
“爸,您不懂啦,这可不是普通的塑料,这叫工程塑料。”陈默头也不抬地继续用砂纸仔细打磨着手中的模具,随口解释道,“井下环境那么潮湿,如果用铁壳的话很容易生锈导致短路的。”然而,他却故意没有提及这种铁质外壳其实也是导致之前透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夕阳西下,暮色如一层淡红色的轻纱轻轻地笼罩住了矿山西麓。远处的筒子楼里渐渐升起了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王淑芳正在公共水池旁专心致志地淘洗着大米,准备晚餐。突然,一阵惊呼声从不远处传来。她心中一紧,沾满淘米水的双手下意识地撩开了身旁的窗帘,向外望去。只见自家的院子里,丈夫陈建军正吃力地扛着一台十四寸的金星电视机,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在他的身后,还紧跟着三个身穿劳动服务公司制服的年轻工人。
"“老陈你疯啦!”只见她怒气冲冲地举着锅铲从屋里追了出来,嘴里大声嚷嚷道,“这玩意儿得抵咱们多少年的工资啊?”
陈建军则急忙地将手中的说明书迅速地藏在了身后,而那张薄薄的纸上,赫然盖着一枚鲜艳夺目的“矿务局技术革新奖”的红色印章。再看那台崭新的电视机外壳上,竟然还牢牢贴着一张来自深圳海关的封条,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古怪的三脚插头,与常见的两脚插头截然不同。此时,陈默正静静地蹲在葡萄架下方,聚精会神地改装着电压转换器呢。
“妈,您别激动嘛,这只是个样品而已。”陈默一边熟练地拧紧最后一个螺丝,一边抬起头向母亲解释道,“港商那边想要实地考察一下我们的生产线,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后续订单可就源源不断啦。”
就在这时,苏晚晴像一只轻盈的蝴蝶般飘然而至,手上端着热气腾腾的晚饭。当她走进院子的时候,正巧电视机里开始播放起了每晚必有的《新闻联播》。邢质斌那熟悉而又沉稳的声音伴随着屏幕上的阵阵雪花点一同传来:“国务院批准十二家国营企业试行股份制改革……”陈默无意间瞥到身旁的少女正悄悄地伸出手,轻柔地抚摸着电视机上那两根可爱的羊角辫,而她头上佩戴的水晶发卡,则在渐渐黯淡的暮色之中闪烁出一丝微弱却迷人的光芒。
“明天要不要过来学习一下电路图呀?”陈默微笑着将刚刚调试好的万用表轻轻推到了苏晚晴面前。。
苏晚晴刚要点头应允,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酒瓶碎裂声突然从巷口处传来。这突如其来的巨响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宁静,让人心惊胆战。紧接着,一个身形歪斜、脚步踉跄的男人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这个男人摇摇晃晃地朝着这边走来,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着,那带着浓重鲁南口音的话语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你个赔钱货!整天就知道到处瞎野,也不知道跑哪儿疯去啦!”
原来,此人正是苏晚晴的父亲。此刻的他显然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连走路都有些不稳当了,走着走着便一头撞在了路边的电线杆上。然而,即便如此,他口中的谩骂仍未停止。
见此情形,一旁的陈默二话不说,迅速抄起门后放置的一把铁钳,作势就要冲上前去。可谁知,他才刚刚迈出两步,肩膀便被自己的父亲陈建军给牢牢按住了。陈建军微微皱了皱眉,然后转身走到电视机后面,摸索了一会儿之后,竟从中掏出了一个牛皮纸袋来。
只见那个牛皮纸袋鼓鼓囊囊的,看上去似乎装了不少东西。陈建军打开纸袋,将里面的物品展现在大家面前。众人定睛一看,发现袋子里竟然安静地躺着一把崭新的永久车钥匙!
陈建军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后转头看向陈默说道:“儿子啊,你拿着这把车钥匙,赶紧去送你苏叔回家吧。哦对了,记得跟他说一声,我们运输科正在招收临时工呢,而且明天就要举行考试啦。”说话间,他眼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