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崇祯对比,老朱家麻了! 第七章 悲催的朱棣,挨打的朱元璋!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在看到崇祯皇帝的名字之时,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感传来,朱棣差点就一头栽倒在地,马皇后的贴身侍女锦儿赶忙上前扶住朱棣。
毕竟皇宫大内到处都是朱元璋的眼线,马皇后让锦儿跟在朱棣身边,以免暴露。
此时的朱棣脸色苍白,瞬间明白了一切。
怪不得母后要下懿旨让自己偷偷入京,而且还扣下了父皇监视自己的锦衣卫。
可是……可是这没什么用啊,该来的还是会来,此时朱棣颤抖的低声呢喃:
“怎么可能,本王这一脉怎么会造反,亡国之君怎么会是本王的后人。”
朱棣此时欲哭无泪,而且有泪也不敢哭出来,这一哭,指不定会被老爹朱元璋发现,然后提着天子剑追着自己砍,母后能不能保下自己都不好说。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朱元璋像一头发狂的老虎,追的自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场景。
想到这,朱棣不由得打了一个寒碜。
说实话,此时的朱棣对皇位那是一点野心都没有,毕竟他大哥还活着,大哥是父皇从小培养到大的继承人,朝中文武几乎都支持大哥继位。
就算他有野心也不可能实现。
就蓝玉常茂这些淮西勋贵他是一个都打不过。
而且,以自己对老爹那多疑性格的了解,老爹在自己的燕王府上安插的绝不是那几个人。
剩下的没被发现的人没有上报自己入京的消息,多半是慑于母后的威望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母后才是这个大明说一不二的人,老爹和大哥说让谁死,那人不一定要死,可能因为母后的劝解让那人活下来。
可是母后说让谁死……那人只能说确实该死。
“哪个狗日的不肖子孙,如此害我,居然造反称帝,想害死祖宗我吗?”朱棣低声咒骂。
锦儿站在一旁听到朱棣的咒骂也不说话,全当没听见,毕竟她是马皇后的贴身侍女,马皇后说什么她就做什么,绝不多嘴。
此时的朱棣恐惧愤怒还有一丝兴奋夹杂在其中,毕竟皇位啊,后世皇帝是他这一脉的,谁能抵抗得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魅力。
尤其是他朱棣还是皇帝嫡子,有那么一丝正统继承的可能……
可是当他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皇帝梦一下子就破碎了,残酷的现实让他现在只想掐死那个敢谋权篡位的子孙。
……
【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天幕画面继续播放。
【天启七年,在天启帝朱由校的暗中扶持下,魏忠贤权势滔天。】
【此时的朱由检由于被文臣洗脑,每每听闻魏忠贤所作恶行,便咬牙切齿,声称恨不能诛杀此人。】
【八月,天启皇帝病重,临终前拉着朱由检的手说道:“吾弟当为尧舜。”而后驾崩于紫禁城,朱由检临危受命,继承皇位,荣登九五,史称崇祯皇帝。】
【朱由检即位后,便立下“总揽权纲,天下想望太平”的志愿。】
【由于受到文官集团的洗脑,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除魏忠贤一党。】
【同年十一月,魏忠贤以罪放逐凤阳,流放路上因病而亡。】
【其后,朱由检召回各地镇守太监,平反天启末年迫害东林党的冤狱,毁《三朝要典》,定“钦定逆案”,将魏忠贤等255人定为“逆党”。】
【魏忠贤和客氏被凌迟戮尸,其党羽或处死,或削籍,或充军,从而实现了拨乱反正。】
【时人评论此举“不动声色,潜移默夺,非天纵英武,何以有此”。】
……
洪武位面。
看着朱由检所做的一切,朱标由衷的赞叹道:
“爹,你看,四弟的十世孙崇祯皇帝也不似曾经的那些亡国之君一无是处,拨乱反正,杀了魏忠贤这个祸乱朝纲的阉臣。
而且他还很有骨气,作为亡国之君,与国同死,亡国或许和他没多大关系,都是前朝的问题太过严重,他实在是难以挽救。”
“呵呵,那又如何,咱看他和老四一样尖嘴猴腮,一副奸诈样,而且他最后还不是吊死了?咱看他就是随了他的祖宗老四,大逆不道,一个虚伪狡诈之徒。”
马皇后听到这可不干了,盯了朱元璋一眼,低声说道:“退朝吧。”
“退朝?退什么朝?天幕这事还没议……”朱元璋听到马皇后这么一说,想也没想就回嘴说道。
可是刚说了一半,就看到马皇后面若寒霜,顿时怏怏的沉声说了一句:“退朝。”
一旁的大太监立刻高声喝道:“退朝!”
殿下众臣立刻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