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崇祯对比,老朱家麻了! 第八章 光武帝崇祯!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永乐位面。
“就目前而言,这小子干的不错,能这么快铲除前朝权倾朝野的阉臣。
按理说后面只要扶持一个自己人起来和朝臣对垒,平衡各方朝臣势力,大明就能继续走下去的,为什么会在这小子手里亡了呢?”
朱棣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对于崇祯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楚魏忠贤这样前朝权势滔天的阉臣,还是比较认可的。
起码崇祯不拖拉,果决,狠辣,确实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手段。
这其中看似简单,实则却凶险万分,毕竟魏忠贤掌权这几年暗中肯定培养了死士。
外加上他本身一个阉人没有子孙后代,老光棍一个,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若崇祯反应稍慢,下手不够果决,那极有可能落得个和魏忠贤同归于尽的下场。
毕竟曾经不少王朝的灭亡正是因为宦官权利过大。
其中最显眼的两个例子便是秦末的赵高,以及唐末的宦官之祸。
尤其是秦末的赵高,一手荒谬的‘指鹿为马’直接排除异己,祸乱朝纲,最终导致刚刚统一的大秦二世而亡。
或许这也是秦皇一生中唯一的缺憾吧,教导的正统继承人扶苏也是个不成器的,手握三十万边军,却因一纸不知真假的王令自刎归天。
不过也是,如果扶苏成器也不会被秦皇打发到边军历练。
好在大明崇祯皇帝之前的那位天启帝没有让魏忠贤掌握兵权,要不然崇祯刚一针对魏忠贤,就可能会被架空,甚至魏忠贤敢……殺帝!
……
崇祯位面。
当看到魏忠贤流放而亡,世人对自己高度赞扬的评价,朱由检不禁皱眉。
“看来,就目前而言,天幕中的朕做的没错啊,铲除魏忠贤,天下欢庆,这乃是人心所向之举啊!
可是为何,临死前的自己会后悔呢?”
对于这一切,朱由检是毫无头绪,毕竟天幕中亡国崇祯最后临死前的肺腑之言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思来想去,依旧毫无头绪,的崇祯满面愁容。
“皇爷英明神武,定能中兴我大明啊。”王承恩见朱由检满面愁苦,情绪低迷,在一旁称赞道,企图以此让朱由检振作起来。
王承恩的奉承并没有让朱由检的心情好起来。
不过就在这时,光幕另一半【光武帝崇祯】的画面亮了起来,瞬间吸引了朱由检的注意。
“不知道光武帝会怎么处置魏忠贤。”朱由检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思索道。
“因奴婢所见,必然与皇爷一样,以雷霆手段迅速铲除魏忠贤这个奸贼。”王承恩自信道。
朱由检听到此话嘴角不由泛起苦涩的笑容:“你就别拿好话来哄我了,亡国之君崇祯的大结局是后悔杀了魏忠贤。
不过结局中你陪着我一起死的,没想到对我最忠心的还是你这个太监。
你跟在我身边多年,对我应该也很了解了,咱俩交心说说实话。
其实你很清楚,亡国之君崇祯才是符合我性格的做法,所以如若不做出改变,大明终将会亡在我的手里。
我希望你能好好辅佐我,而不是继续用话哄我,懂了吗?”
“奴婢惶恐!愿为陛下效死!”王承恩吓得赶忙对着朱由检跪拜。
不拜不行啊,哪怕朱由检和他交心,他依旧只是朱由检身边的太监,不过是情感上更亲近了一点罢了。
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生物,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哪怕真的忠心耿耿,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
【亡国之君崇祯】这一半光幕熄灭,【光武帝崇祯】这一半光幕开始闪烁亮起。
顿时,大明各时空的帝王以及他们身边的近臣打起精神。
亡国之君崇祯的结局虽然悲壮,也算是给他们老朱家留下了一个不算完美,但也算是体面的退场。
但是,作为朱家的帝王们,还是希望大明王朝能够更长远的延续下去,他们越发期待光武帝崇祯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惊喜,不知道光武帝崇祯的一生会是怎样的传奇?
将一个党派林立,千疮百孔,临近崩溃的的王朝,从灭亡的边缘硬生生的修补恢复,并且蓬勃发展到另一个巅峰。
从古至今,也就只有光武帝刘秀做到过。
然而刘秀的情况和崇祯的情况又不一样,刘秀时期的汉朝可以说名存实亡,一切都是刘秀推倒重来。
可以说刘秀不是中兴皇帝,而是开国皇帝。
只不过刘秀比较特殊,他算是皇族,身负刘汉皇族血脉,所以不能称之为开国,而是中兴。
从某种角度来说,崇祯的困境比刘秀更严重,毕竟刘秀属于时势造英雄,没有刘秀,也会有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