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赈灾粮换粗糠,老朱气炸了最新章节 > 第十一章 多学着点,山炮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赈灾粮换粗糠,老朱气炸了 第十一章 多学着点,山炮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十一章多学着点,山炮

徐达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忍不住,满脸费解走上前,提醒道,“这地里好端端的果实,眼看着就要干死了。”

“你们不赶紧去打水,怎么反倒在这优哉游哉地玩这破木轮?”

听了徐达的话,众人全都愣住。

打毛衣唠家常的妇女们,顿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而那些男人们,看着徐达的表情,则像看白痴般充满同情。

徐达纳闷道,“怎么,我……我说得不对吗?”

“小伙子啊,这可不是什么破木轮,而是咱们叶大人精心发明的手摇水车!”

一名老者咧嘴笑道,“我们上元县只有一条河,离县门二十里,来回一趟起码两个时辰。”

“自从有了这个宝贝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出城打过水!”

“……啥?”

徐达顿时满脸懵逼,“不出城打水,那拿什么灌溉庄稼?”

“你们这上元县的农民好生奇怪,怎么净想这种异想天开的美事?”

妇女们再次哂笑起来,看着徐达的眼神充满了对智障儿童的关爱。

摇水车的大爷也苦口婆心道,“年轻人啊,不懂就不要这么自以为是,在一边好好看,好好学。”

“看一会,你就能体会到我们叶大人的智慧了。”

一时,徐达心中也来了脾气,就这么抱臂站在一旁,想看看这些瞧不起自己的农民,还有这个大木轮,到底有什么本事。

他左顾右盼观察了一阵才发现,原来这个所谓的手摇水车,不仅仅只有面前这个大木轮。

在大木轮的下面,铺着一条长长的水槽,以微微上坡形的趋势通向远方。

并且在水槽之间,还有无数条分叉支路,通往农田的四面八方。

徐达虽然看不太懂,但这精密巧妙的设计,却让他感到一阵神秘感和高级感。

正当徐达暗暗惊奇之际,突然听到一阵哗哗的流水声。

他定睛一看,不由震惊地瞳孔骤然一缩。

随着大木轮摇晃,清凉澄澈的河水,竟然真的顺着水槽,从远处哗啦啦流了过来。

并且这河水流过来后,并没有积在大木轮下方。

而是顺着一条条支路,化作十几道分叉,流淌向整个农田。

短短几分钟的光景,一群人连地方都没有挪。

整座农田便完成了灌溉,干涸的地面变得湿润,萎靡的果实和藤蔓也生机勃勃。

徐达看得一阵目瞪口呆,心中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久久难以释然。

众人灌溉完毕后,便各自离开,去干其他的活计。

老者经过徐达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我们林大人的智慧发明,还多着呢!”

“多学着点吧,山炮!”

徐达:“……”

徐妙云弱弱问道:“爹爹,什么叫山炮啊?”

“就是……山里的大炮。”

……

徐达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来一趟上元县,连叶轩的面都没见到,便被震惊到这般地步。

一时间,他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县令,生出浓浓的兴趣和好奇。

直接以最快速度,直奔县衙而去。

来到县衙时,衙门门口围聚了不少人,似乎在看热闹。

而有两伙人被拥簇在里面,显然是有什么冤仇,等着知县审办。

“爹爹,咱们来得真是巧了。”

徐妙云兴奋道,“我最喜欢看衙门审案子了!”

徐达点了点头,笑道,“这位叶县令论发明创造,确实是一把好手。”

“但身为县令,如果不会审案,那一定是个糊涂官。”

“我倒要看看,这叶县令审案的本事究竟如何。”

……

这两伙前来告状的人,都很有特点。

一伙是两个男人,一个高大壮硕,一个矮小瘦削。

一伙则是两个穿着显赫的贵妇,中间还有一名胖女人,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

听着两伙人喋喋不休的吵闹,果果在一旁满脸无奈,焦头烂额。

眼看着衙门的房盖子都要被挑开,后堂传来一声高昂的呼喊。

“叶大人到!”

全场瞬间肃静下来,不论是围观的百姓,还是两伙告状的,都乖乖闭上嘴巴。

在众人尊敬的目光下,叶轩打着哈欠从后堂走出来,慵懒地伸了个懒腰。

“难得做个清梦,真是可惜啊。”

“果果,他们有何冤屈?”

果果瞬间像抓住救命稻草,急忙拿着手中的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