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赈灾粮换粗糠,老朱气炸了最新章节 > 第三十五章 圣旨到,升任知府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赈灾粮换粗糠,老朱气炸了 第三十五章 圣旨到,升任知府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三十五章圣旨到,升任知府

李善长冷然笑道,“惟庸,你也是地方小吏出身,当年皇上征讨陈友谅之时,你敢于强行征用民船之举,便足见你的智慧。”

“如果让你一起去扬州,或许也能做出一番成绩,但一定会与杨宪斗得头破血流。”

“而现在,你可以在京城,每天坐在中书省喝着茶水,坐山观虎斗,岂不更好?”

胡惟庸微微一怔,疑惑道,“恩相的意思是……你是故意举荐叶轩前去扬州的?”

“正是。”

李善长点了点头,“叶轩当初不过是个被打入囚牢的贪官,最先赏识他的,是刘伯温。”

“此次刘伯温之所以举荐杨宪,而没有举荐叶轩,就是担心他对叶轩的栽培太过,反而引来皇上的反感。”

“他刘伯温想要避嫌,我就偏偏不让他避嫌。”

“杨宪与叶轩,都是刘伯温的门生,此次为了在皇上面前做出成绩,到了扬州肯定会针锋相对,势如水火。”

“如此一来,即便他们都治出成绩,日后一起进了中书省,也一定是貌合心不合,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威胁。”

李善长手捻胡须,露出老狐狸般阴险的笑容。

“而且,方才我当着皇上的面大力夸赞叶轩,而对杨宪只字不提,他杨宪势必心生怨恨。”

“我早就看出,此子虽然有些才华,但心胸狭隘,性情阴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看着吧,到了扬州,以叶轩的才华,必然会力压杨宪,招致他的嫉妒,甚至让他动起杀心。”

“若真能让杨宪杀了叶轩,那我们便是一口气拔除了两个威胁。”

“而那刘伯温遭此挫折,心灰意冷,从今往后,也肯定再不会与我们为敌了。”

胡惟庸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夸赞道,“恩相,高明,真是高明啊!”

“没想到刚刚恩相短短数言,竟然布下如此巧妙的一箭三雕之计。”

“看来我要与恩相学习的,还有太多了!”

……

如同李善长所预料的一样,杨宪离开皇宫后,始终神情阴冷,一言不发。

刘伯温走在他的身边,淡笑道,“杨宪,此次去了扬州,一定要好好干。”

“扬州虽然遭了大灾,情况危急,但却是你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只要你能率领扬州百姓重新振作起来,便是大明的功臣,皇上日后,必定重重赏拔于你!”

“恩师,我明白。”

杨宪点了点头,冷冷道,“恩师为学生争取到这么好的机会,学生感恩于心。”

“只是我没想到,李善长那个老狐狸,竟然又举荐了个叶轩。”

“那叶轩跟我一起前去扬州,必然会对我处处掣肘,影响我大展宏图。”

刘伯温笑道,“杨宪,这你就错了。”

“叶轩也是位难得的青年才俊,并且他在上元县做了三年县令,论及治州御民的经验远远强于你。”

“到了扬州之外,你千万不要与他作对,反而要尊他为前辈,遇上疑难不解之处,多向他虚心请教,一定能让你受益良多。”

“哼,他叶轩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生头,比我还小好几岁,我有什么可向他请教的?”

杨宪冷然一笑,不屑道,“恩师,你放心吧,学生此去扬州,一定会力压他叶轩,凭一己之力,让扬州重新振兴。”

“我要向皇上证明,恩师举荐的我,比李善长举荐的叶轩,要强得多!”

说罢,杨宪便直接拂袖而去,似乎迫不及待回去收拾行装,立刻就想去扬州上任。

看着杨宪离去的背影,刘伯温怔了片刻,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杨宪虽有才学,但是心胸太窄,目空一切,眼中除我之外,便容不下任何人。”

“这般性情若是不改,日后到了官场之上,势必要吃大亏啊……”

……

次日,傍晚时分。

叶轩正在田间,观看乡亲们栽种土豆。

“各位乡亲,都加把劲,好好干!”

“你们也知道,我在应天府开的叶记饭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每天都要用掉好几百斤的土豆。”

“上一茬收的那些土豆,我可都已经快要用完了。”

“到时候你们栽出的土豆,有多少是多少,我全都以每斤一两银子的价格收购。”

“你们谁能多收成,谁便能多赚银子!”

“好!”

听闻此话,乡亲们瞬间颇受振奋,更加卖力地挥汗如雨。

从前他们种粮食,即便收成再好的丰年,除去缴纳的税赋和自己的口粮外,顶多也就能卖个三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