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读书记 第2章 二回 思韩信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二回思韩信-------2006,3月1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太妙了.其妙在,只单单二四,八个字就高度地概括出了韩信的成败.其悲,令世人叹息.
随手翻阅新买的《史记》,便是韩信淮阴候.时我回忆起初中时,那时的我酷爱古代英雄人物,时在中央卫视台常播放一节目,叫“百家讲坛“,有多位研究某某学的教授与学者都在上面道古论今一番。
当时谈淮阴候的学者或教授叫什么,现在倒记不得了,今看史记》,原文是一知半解的,惟看译文.(当然这《史记》不是正宗版的,是鉴赏精华版.)其心情自不可与当时而言!是单单的怜惜之情吗?固然不止这深浅。
说韩信,其韩信弱冠时曾有过跨下之辱.其后人对韩信这一举动向来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懦夫行径,大丈夫宁可杀不可辱.。
有人说,这才是大丈夫行径,大丈夫处世能屈能伸.我浅见认为后者说的比较对。大丈夫理应能屈能伸,挥三尺青锋,干一番抱负,扬名立万。(当然,现今里理应该是:挥三寸狼毫,写美文佳作,一举状元).不为眼前一时之气失去机会.还有一饭千金的故事,这暂且搁下。
却说韩信初时投奔刘邦时,刘邦并不赏识的.因而他的,济世才能未有施展机会.有一次,刘邦军里多有人逃
跑将领,韩信见到自己长久未被重用也走了.时身为对邦的军师萧何听知,不及报告刘邦就月下追韩信去了.时刘邦当时以为萧何也逃跑了.事后,萧何带韩信归来,对刘邦说韩信,国士无双,若你又做汉中王,韩信没有用,若你想得无下,非韩信不可,后刘邦应萧何要求拜韩信为大将军.
后来,天下形势三分,一刘邦,二项羽,三韩信.时有谋士蒯彻劝韩信自立,可信不听.后果因信功高震主,才会出现陈平计捉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来更是萧何计谋,韩信死在吕后手下,韩信死时叹说:悔不听蒯彻之言,死于女子之手.“真叫后人惋惜.
韩信后自传:
韩信言:当然悔不听彻言,才身死女子手.悔不在于,悔其悔在我对汉王刘邦,可谓是将心比明月,可明月却照街头,最伤莫过于此!莫过于此!......
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真是伤心透极:
至今思韩信,不肯自立王“.
兆源文者叹有三:一,怀才不遇,
二世道险恶常成萧,败萧,被人利用,
三将心比明月,明月照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