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二女子 Date..2006. 03月09日
明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我是个不太擅谈的人,但总希望如若可以,我想对她说:在离这里约六十公里外有一所中学,在这所中学里有着这么的一个他.
感谢他,能遇见他是我的荣幸.不可否认他,是那么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是个年过二十尚未三十的已婚未够一年的青年数学教师.我的三年的教学老师,尊敬的老师.
他,不是个爱夸夸其谈的人,在我的象中,他,像是不太爱闲聊废话。.是多得是他,他,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毋用置疑,他的数学知识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上了高中的我才悔悔地忆起旧日里他,平日讲课穿插的课外知识(包括有现今高中的知识)。
当时的他,向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如“歌德巴赫的猜想“、“割圆术“、“杨宪三用“、六个三角函数,海伦一秦九韶公式。
;还有什么对本世纪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若干个问题.(上了高中,才知道众人只知道三角函数只得sin,cos,tan,cot4个)还有什么类比,高明的建筑师--蜜蜂等等
还向我们讲述了一些伟大数学家欧拉、阿基米德、祖冲之、帕斯卡.欧几里得、韦达、笛卡儿、费尔玛等事迹,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只因事已隔苦干年了,又加上当时的我并没有心机去听,认为那是无关重要的.又加上他2(林)的出现,至今已忘却八九了。
他2(林)是谁?他:就是上学期末独占鳌头,摘下数学单科.状元桂冠的人.当时的他是他的得意门生.(初中时),
不可否认当时的他的确是比我厉害.如若用满分是十分来评价他时,那我只能得75分。如若用车来形容他时,那我只能是炮(指数学领域上)。
在数学上,我与他:原来的差距并不十分遥远。在初三时,我也曾有若干次分数与他战平.尽管中考那前几无的恶补,但中考分数一下来,(数学分数还是少他几十分.不得不承认他脑子转得几快的.后来在初上高中在颁奖礼时.我在台下坐着时就曾断言道:不用多久,他:必将登上这一舞台.如今,应了如我所说的,不否认,他是个很好的对手、劲敌。
现在想起,真觉得以前自己的气量真窄如周瑜小子.在与他同班时,容不下他,非要与他拼一高下,在那不与他同班时,便觉得了这一目标,这一动力,自己也就松息下来了,成绩也不堪入目了。
若你问我,在上一学期里学到了些什么?我只能告诉,学的如是过眼烟,一见阳光便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正如先人话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我也有千愚虑的时候,自昨天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出An,Cn:这两个公式时.
我便一愣,才知原来我一直引以为豪的千愚虑所得的东西是那么的不堪.真像是一柄金瓜棰狠狠地敲碎了我的心.老师在讲这二公式时,先向我们介绍了n!(阶乘),对于阶我,早就知道了..但万万想不可竟可用在排序组合里,而且是
如此十分的简话--Cn=F1( 1
真是万万想不到,想当初(即上一学期,我为寻找这组合方法共花去了无数时间:课余时间、周末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才让我得出累加的方法,想当时,就并不知道有“累加“--言。
这一东西,我便,胆大妄为地给它起了个名叫“鱼“,定了个符号8“
现在想来,当时的此实在太无知了,大天真了,太幼稚了.当时我得出方法是,若在几个数中找m个组合,用n(mV)的要,()复(m-1)次,n-(1)8(m)
例如:有款1,2,3,4,5, 6,7.
自取三个数为一组,问?组.
步号聚:
用3-1=2,再用7-2=5,5有1,2,3,4,5各数参加:
2 3 4 5
1=1 14z=3 1 2 3=6 1 2 3 4=10 1 2 3 4 5=
然后加起来:1 3 6 10 15=35
与C1=35同得数
若是四个一级则类推:
4-1=3, 7-3=4.
2 3 4
1 2 //↓ 1 2 3 136%↓↓↓↓ 1 2 3 4
13 13 6
然后加起来:1 1 3 1 3 6 1 3 6 10=35
cn=35计算结果一样.
你说,自己的千愚虑,竟在一节课上就被老师一个公式就讲完了,且更胜百倍.怎能不痛心,除痛心之舍,更多的是自责!
在上学期,时常遇到一些问题.他,初中时我的数学老师提及的,这使我千愚虑之心久久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