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达旦复习知识点的孩子,迷迷糊糊、晃晃悠悠起床去了卫生间,冲刷,一切正常。来到盥洗区,一拧水龙头,没水;再去厨房察看,还是没有。不能洗漱,不能清清爽爽的看书,蒙圈了,这可咋整?孩子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家长寻求帮助。
孩子爸、妈在一个单位(出版社)工作,都是中层干部,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学士学位),要专业有技术,要能力有水平。人品也没有什么瑕疵。
那天有点假阴天,云比较多,像要下雨的样子。
上班了,孩子爸丝毫没有受孩子昨天晚上情绪的影响,反而显得异常高兴。因为昨天已谈妥一笔买卖,码洋不菲。所以,昨天孩子的不良情绪根本没有在意。
这边刚让内勤打好出库单,待与买家再确认一下,就可以发货了。回到自己座位,在电话内存里找到号码,拨了过去。
“嘟嘟嘟,嘟嘟嘟”通了,但响了十来声,没人接听。
“诶,咋回事?”,起身去打水,泡点茶。也就五六分钟的工夫,孩子爸的电话响了。不一会工夫,楼道传来“哒哒哒”急促的奔跑声(自己电话的铃声,耳熟能祥)。
“什么,昨天不是谈妥的了吗?怎么今天却变卦了,又不是合作一天两天啦?”。
原来是该大学图书馆领导换人了,一年半载前(轮流主管,避免贪污腐化的行为产生)就听说要换要换,一直没动静,所以也就淡忘了这件事儿。新官上任三把火,昨天新领导找部门下属谈话,熟悉和了解情况来着。所以,平时联系的同志就按照以往的操作进行,只得新领导签字确认,履行个手续而已。谁承想,事情有变啊。
今天一上班,该同志就去新领导那里,找其签字。哪晓得碰见了茬口。
“你坐,这么大码洋,还现金结算,说说咋回事?”这就是电话十来声没人接的缘故。
“我昨天了解了了解情况,另外还有一家专业出版社,学生的口碑也不错,我再分别找找他们两家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再决定不迟。”因此才有了孩子爸接到的电话。
“那你传告你们新领导,我现在立马叫车出发,去你那里,不见不散啊”。
这边挂断电话,扭头又给司机班去电话。还好,正好司机跟财务人员刚刚取钱回来。拿司机的操话是:屁股还没挪地儿,又坐上去了。
连给孩子妈告知一下的心思都没有。孩子爸就拎起专用包(经常出差,包里洗漱用品必备),喝了口水,厕所都没来得及方便,就下楼直奔司机班而去。
孩子妈这边上午有会,是由一把手主持的、非常重要的生产调度(每个月一次,平时扯皮、推诿的事情,在上一级领导的干预下解决)会)。
临近开会,孩子妈接听到一个电话,也是一件鳌头事儿。是校对科科长打来的,说是发现点差错,不知任何处理,让她过去一趟,当面解决。孩子妈见开会时间马上就到(得提前五分钟进场,不能让一把手等你啊),就回复道:
“我现在得去开生产调度会。开完会,立马儿跟作者联系,第一时间把反馈结果告诉您,保证不会耽误你们工作太久,不好意思啊”。
校对人员,拿的是计件工资(没有管理部门发的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你这边耽搁了,就意味着人家得停工,直接导致的就是人家少拿钱。据说她们常常晚上拿回家去干。一来是为了多挣些钱。二来是真有急活儿,得加班加点赶时间、赶任务。
大家纷纷落座,一把手环顾四周说道:“既然都到齐了,那咱们就开会吧”
刚来个开场白,还没切入正题,会议室的门,就有人在敲。党办秘书紧挨着门,其连忙起身开门,随手关时了门。没一分钟,又开门回来了,落座。
没五分钟,又有人敲门,秘书如法炮制——起身、开门、关门、回来、关门。
没十分钟,又有人敲门,秘书刚要起身,一把手问到:“都找谁儿的呀”。
一把手儿很睿智。之前,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发生。知道左右三番来电,非同小可,否则不会这样的。而且,多半是找一个人。秘书赶紧走到一把手身边,低声嘀咕了几句。
“哦,是孩子打来的,一定有急事,快去回电话”,一把手冲着孩子妈说道。
“孩子能有啥事儿,开会要紧,别耽误正事儿”,孩子妈不好意思地说道。
一把手领导很关心下属们,都知道孩子是当年三名职工,参加考生孩子(据说还是重点中学的)中的一个。所以,一把手断然说道:“孩子的事儿,是大事,你先出去接,不差这点儿工夫”。
恭敬不如从命。孩子妈赶紧忙三叠四、腰一弓一伸、小颠簸儿地出去了。
在就近的办公室找了个电话,没好气儿地、劈头盖脸,上来就是一句:“开会呢,啥要紧事儿,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打没完没了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