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穿越小说 > 乾坤骨董集最新章节 > 第55章 王者之玉西周玉器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乾坤骨董集 第55章 王者之玉西周玉器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55章乾坤骨董集王者之玉西周玉器

对于西周玉器,它代表王权是王者之玉。李舞雩一直对西周玉器收藏是古玉骨董收藏热点。

玉器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同步。从远古到近现代,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这种进步也同时带动了社会方方面面趋于完善,西周玉器的发展比商代玉器更完美。引领玉器在西周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古代玉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西周时期曾创造出无数极具时代特色的珍贵历史遗存。

但是有些西周玉器却向我们展现出一幅不一样的远古人文风貌,其卓越的创造力与想像力,不仅超越了时空,而且引领着时代,令观者脑洞大开、惊呼不可思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一起去领略西周极致美学理念下创造出的古代玉器神一般的存在。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重要性是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颁布礼仪法规,使中国走上礼仪和法制国家的道路。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发动了“武王革命”,推翻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直到幽王,共传11世12王,历时260多年。因镐京在洛邑的西面,故称西周。

西周玉器在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渐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周从商代那里获得大批奴隶玉匠及玉器,为西周玉器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玉器有一部分是继承先周传统,但从商朝那里获得了大批商代手工业奴隶及大量商代玉器,其中不乏琢玉名匠。鉴于淫酒商亡的历史教训,周代社会实行禁酒令,对饮酒者格杀勿论,唯对手工业奴隶违禁者免除。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俘商旧玉共“亿有百万”,清代学者校为“一万四千”,均可说明周从商获得的玉器数量是相当多的。西周皇室获得商代旧玉,亦为西周玉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说明了早周玉器接近晚商玉器风格的原因。

在西周手工业方面,设立琢磨玉器的专门工种,促进了西周玉器的专门化生产。虽然琢玉从制石或其他手工业独立出来,出现很早,但从政治制度上对琢玉行业给予独立的地位,并加以法律规定,应从西周开始。《考工记》载,西周手工业分工很细,当时六大手工业行业有工种30个,其中“刮摩之工”(雕工)就有“玉人”等五种。西周不仅皇室有琢玉工场,连分封诸侯国也有自己的玉作业。各地玉器的广泛琢制,共同繁荣了西周玉器。

西周既有专门的琢玉工场,也有专门的管理用玉的机构及官员。这些机构的设立,使西周玉器制作更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周礼》规定,“玉府”是西周直接为王权政治服务的专职管玉、用玉机构,隶属于天官,是天官的一个下属机构,内有各种官员78人,其中还有明确分工。“玉府”的管理范围相当广,仅管理的玉器就有礼器、瑞器、丧葬器、服饰器和符节器等。

西周另一个主管玉器的机构是“典瑞”,隶属于春官,专门管理瑞玉和礼仪玉。按《周礼》记载,“典瑞”中有17个管玉人员,他们负责王公大臣所执的瑞玉及礼仪玉的保管、提用、发放等。“典瑞”与“玉府”的区别,在于它们分管的玉器属于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当时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即法度之玉“典瑞”掌之,良货贿之玉“玉府”掌之。

西周玉器趋于完善的另一个因素,是君臣的道德品行开始与和田玉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西周用玉制度的完善。据《竹书纪年》载,周穆王于公元前998年,曾至产和田玉的昆仑山。又据《穆天子传》,周穆王到昆仑山后,攻其玉石,取玉版三车,戴玉万只。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上古用玉,珍重似不敢亵”。西周和田玉的采掘和用玉的广泛,使人们把和田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象征,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为东周玉器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早期玉器有戈、钺、戚、玦、璜、珩以及人、虎、兔、牛、兽面、鸟、鱼等等,器型简单,勾勒清晰,类似殷墟出土的简化型玉器,也有的仍保留着商代晚期玉器的遗韵和形迹。洛阳东郊西周早期墓出土的玉立人,大头细身,臣字眼,几乎完全沿袭了商后期玉人的形式。而白草坡西周墓中出土的2件玉人,则较上一件玉立人多了一点现实气息。成康时期 1号墓出土的玉人,裸体,面修长,五官安排较为适中,头上盘一蛇,可能是为奴隶主弄蛇的奴隶。西周玉鸟仍类似殷墟玉鸟,唯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一石鸟,长颈,尾二岐上翘下前卷,与众不同,可作为研究玉鸟形式变化的一个例证。

西周中期玉器有戈、钺、戚、匕、虎、牛、兔、鹿、龙、兽面、鸟、鱼以及柄形器等。较为重要的一批玉器出自昭穆时期的茹家庄伯墓,共有1300余件,种类有虎、鹿、兔、蚕、蝉、凤鸟、璜、圭、戈、管、玦以及柄形器等。其中不少带穿孔薄片动物玉雕,轮廓简洁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