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我屡献毒计,丞相劝我冷静 第32章 四大毒士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青梅亭上。
许劭与荀彧、水镜先生、乔国老略作休息,饮过几口小茶之后,重新开评.
天下毒士,由来已久,自黄巾起义,董卓入京,乃至天下分崩,诸侯割据以来,汹汹华夏,虎狼横行,阴谋毒计更是数不胜数。
“四大毒士第四位——西凉李儒!”
许劭似乎在这毒士之上,不愿多做诠释,因此开宗明义,直接说道。
但下面的听众,却忍不住要品评一番,也有年轻无知的,甚至不知道李儒是谁,更要交头接耳,互相讨教。毕竟李儒之死,已是二十年之前的事了!
乔国老年纪最大,最昔日董卓之乱历历在目,那个时候他还是朝廷的命官呢!
“李儒的第一条毒计,便是给董卓出谋划策,令他入京勤王,从而占据主动。董卓入洛阳,洛阳从此堕入地狱……”
水镜先生司马徽点头说道:“李儒第二条毒计,乃是在入咸阳之后,胁迫天子,以令诸侯。天下的十八路诸侯反董卓,实在也是被董卓逼迫所致,不得不拧绳造反!”
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水镜先生微笑着看了荀彧一眼,低声说道:“只是纵然李儒智谋过人,他也到死不会想到,不过在数年之后,有人能将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运用的青出于蓝,更加的炉火纯青!”
这本是荀彧的心病,也是他与曹老板唯一的矛盾点。听到水镜先生的调侃之言,荀彧面红耳赤,勉强低头说道:“董卓残害百姓,不知抚恤,祸乱天下,民怨沸腾。岂能与我曹丞相亲征爱民相比?”
水镜先生哈哈大笑,不以为意。
他虽在荆州,多受荆州氏族的好处,但却从来不过问政事。而且自忖以自己的才智,不论荆州沦于何人之手,他都能安然度日,稳如泰山!
许劭顿了一顿,待众人稍微安静之后,这才说道:“李儒之毒,最甚莫过于撺掇董卓滥杀无辜,留宿宫中,奸淫宫女,人伦丧尽。更亲自带兵入宫,毒杀少帝刘辩!”
“只这丧心病狂的一份魄力,入围毒士榜末尾,当无争议吧?”
底下众人听得心惊胆战,仿佛李儒犹如魔鬼一般,啃噬人骨,寝在人皮,令人闻之胆丧!
更有那些年轻妇孺,听到许劭说道李儒的暴行,犹如在叙说噩梦一般,吓得掩面啼哭。
在他们的心里,帝王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哪里敢想在毒士李儒的的眼里,宫女妃后,犹如青楼,皇帝贵胄,也不过命如蝼蚁!
这最末的毒士,已然如此,这前面的三位,又该是何等的残忍恶毒?
但亦有人听得心里砰砰跳,脖子却伸的老长,连呼“过瘾!刺激!”等待下文!
荀彧面现不安之色,轻轻走近许劭,低声说道:“剩余三位之中,恐怕于丞相府里便有两位了。还望许子将顾念丞相的脸面,略作提及便好,莫要过于张扬……”
他虽然不知道这毒士排名的前三名确切的顺序,但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三名之中,至少有两人皆是他的同事,而素来以仁孝治国为名的曹丞相,竟然任用如此多的毒士为谋臣,又岂不是略显自相矛盾?
但许劭却似乎瞬间变得铁面无私起来,神色不变,目光扫视着底下的众人,淡淡的说道:“荀公,我四十年前,曾为了金帛财物,信口胡诌过两句话,却没想到四十年后,这两句虚妄之词皆成事实!难道我到了这个岁数,黄土埋到胸口的年龄,还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么?”
纵然许劭已经年过七旬,看淡了一切,但想起四十年前的青梅亭月旦评上,为了曹嵩手里的数千两黄金,半称颂半打趣的说了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然而等他隐居十五年之后再次出山,没想到昔日的那个童子,竟然如同根据他当时的评语改革定制的一般,果然不折不扣的成了大汉的曹丞相,治世之能臣,更是纵横驰骋于华夏大地,乱治中的大奸雄!
如此离谱的发展情节,令文学大家许劭出山之后,思量再三,也无法形容,最后只好以粗俗却又寓意最为丰富两个字结尾:“我X!”
台下人浪起伏,呼声不绝,催促许劭尽快公布毒士榜三甲之名。
许劭端正身子,高声缓缓说道:“月旦评毒士榜,第三名:程昱!”
不缺粮草程仲德!
程昱,山东东阿人。
常言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是一个人发迹了之后,能带动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发财,生活得到改善!
然而程昱这货却截然不同,甚至得说正好相反!
当曹老板和吕布争天下的时候,恰逢一年蝗虫大灾,军马粮草不继。
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程昱站了出来,自告奋勇,能筹措三日的口粮!
结果此人反手领兵到了自己的故乡东阿县,把自己的家乡父老抓起来做成了人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