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视频通古代,人造太阳科技惊万古 第29章:一口气看完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都想坐大唐江山?李二怒气上涌!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高空天幕中,视频刷新。
一个新的视频出现。
【半生明君,半生昏君!一口气看完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
【有人说唐玄宗哪都好,就是活得太老,如果他早死20年,配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是啊,李隆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前半生的他,敢跟奶奶武则天叫板和姑姑太平公主夺权,可后来他却沉迷在儿媳妇杨玉环的温柔乡中,选择了躺平。】
【这个视频,让up带大家看一看李隆基是怎么亲手把大唐带入了辉煌的开元盛世,又怎么眼睁睁看着大唐跌入安史之乱的血污中的。】
历朝历代的帝王们,尤其是那些大唐盛世之后,熟知这段历史的皇帝们,此时脸上皆是有些唏嘘。
“有时候真的觉得历史很儿戏,李隆基前期和后期差距之大,真的让朕很是诧异。”
“李隆基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其实大唐非常萎靡,在上层的权力争夺中,政治和经济已经荒废差不多了,硬是李隆基重建起来的。”
“一个站在蝗灾前线生吃蝗虫的圣人,后期硬生生是把大唐给作死了,作到后面就算出了几个有能力的天子,都挽救不回来。”
“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荒谬之事?”
而对于更多的普通百姓而言,更多的是好奇,关于皇上家事的好奇。
便在此时,高空天幕中,视频正片开始。
【公元685年,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他的父亲李旦正是当朝的皇帝,所以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子,含着金钥匙出生。】
【关于小李隆基,《旧唐书》是这么描述的: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
【如果李隆基生于后世,那妥妥的大帅哥、大偶像、大歌手,迷倒万千美少女!】
【不过生活对他显然另有安排,李隆基的家庭生活非常不安稳。】
【爸爸李旦是皇帝,可惜李隆基五岁那年,爸爸被迫“下岗”,奶奶武则天接班成了一代女皇。】
【李隆基从此被幽禁在宫中不让出去玩,一关就是七年之久。】
【八岁那年,李隆基的妈妈一大早就被奶奶武则天召见,从此人间蒸发,成了消失的她。】
【李隆基哭着找妈妈,爸爸却对老婆的失踪只字不提。】
【这也许是李隆基关于权力最早的直观印象了:权力能让一个人消失,权力也能让人闭嘴。】
【这段恐怖而压抑的幽禁生涯,在李隆基的性格当中插入了一丝冷酷和对权力的执着。】
【李隆基从此给自己改了个小名,叫阿瞒。】
【没错,就是“宁可我负天下”那个曹阿瞒。】
弹幕飞出。
“幽禁了七年啊,不容易。”
“缺爱,缺父,缺母,一个字,惨。”
“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执意要与姑姑争权,从小就生活在这阴影之下。。。”
“……”
大唐玄宗位面。
李隆基心中悲痛。
他的母亲是被奶奶赐死,自己的父亲作为大唐太子只能卑躬屈膝,朝不保夕。
身边的人都不能信,李隆基的童年是孤独,残忍,毫无安全感。
这直接导致成年后的他不信任何人,哪怕他能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但是从未信任过任何人。
儿子不能信任、爱将不能信、连爱妃都不能信,说杀就杀。
“朕,一辈子都在治疗童年。”
……
【李隆基十六岁那年,奶奶武则天被赶下了台,大伯李显继位当了皇帝,李隆基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大伯李显先是让李隆基担任了尚撵奉御,负责管马,接着把李隆基调离帝都做了潞州别驾。】
【这两年的外放生涯李隆基在潞州干了点啥记载不多,只知道李隆基在潞州修建了一座亭子,起名德风亭。】
【“德风”一词出自论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有人问孔子,杀几个百姓,好让天下老百姓害怕,从此以后都走正道,这样合适吗?】
【孔子说,没必要啊,执政人的德行像风,百姓的德行像草,草是随风摇摆的,领导有德行,百姓自然会效仿。】
历朝历代的史官们看到这里,对李隆基的印象大为改观。
“看起来,当时的青年李隆基是一个一心想做一个以身作则的好官。”
……
【不久后,京城出事了,皇帝大伯李显暴毙,大娘韦皇后把控了朝政。】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25岁的李隆基站了出来,拉拢了一部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