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视频通古代,人造太阳科技惊万古 第32章:华夏历史上最血腥叛乱——安史之乱!为华夏埋下祸根,荼毒千年!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在一个平淡的大唐清朝,一个杂胡将领摇晃着他肥硕的身躯来帝都觐见李隆基。】
【他见到李隆基倒头便拜,却对旁边的太子熟视无睹,旁人提醒他,这是太子啊,快拜。】
【胖子说我只听说过有天子,什么是太子啊?】
【旁人解释道:太子就是等到皇上百年之后接班的人。】
【胖子听完后嚎啕大哭,说天子怎么会死呢?我安禄山不同意!】
【李隆基很感动,从此胖乎乎的安禄山成了他的心头好。】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造反。】
【这便是号称华夏历史上最血腥叛乱的“安史之乱”,这也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大唐天宝年间。
骊山华清池畔,水汽氤氲,一片旖旎之景。
唐玄宗李隆基正与宠妃杨玉环在温泉池中惬意沐浴,尽享这片刻的欢愉。
然而,一道加急快报如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这份美好。
“安禄山反了?”
李隆基手持快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双眼圆睁,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那个身形肥硕、每次跳舞都能引得众人捧腹大笑的胡人,怎么可能起兵造反?他怎么敢?
短暂的惊愕过后,李隆基的眼中瞬间燃起熊熊怒火,“忘恩负义的逆贼!”他猛地一拍池边的玉石,水花四溅,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痛骂安禄山的种种行径,仿佛要将这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出来。
此时,大臣们早已吓得战战兢兢,个个低眉敛首,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一个小动作就引火烧身。
他们心中清楚,此刻的皇帝就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稍有不慎就会被其吞噬。
李隆基喘着粗气,目光如利刃般扫过群臣,恶狠狠地问道:“你们谁能替朕消灭安贼?”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却如石沉大海,无人应答。
大臣们纷纷将身子又向下压了压,恨不得能钻进地里,心里默默祈祷着皇帝千万别注意到自己。
“我大唐养的都是窝囊废吗?”李隆基的脸色由红转青,由青变黑,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闪过朝中武将的名字,可竟发现难以找到一位合适的人选。
曾经的府兵制,将军们打完仗便回朝,如今改成募兵制,将军们都驻守在藩镇,而朝中剩下的,大多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平日里吓唬老百姓还行,一上战场,怕是连自保都成问题。
就在李隆基的怒火即将彻底爆发之时,终于,一个声音打破了死寂:“陛下,臣愿率军征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长相丑陋的人缓缓出列。
众人暗自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人站出来顶雷了。
“什么世道?”唐玄宗皱起眉头,心中满是无奈与感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竟然是个残疾人。
没错,封常清不光身形矮小、容貌丑陋,还是个独眼跛脚汉,与人们印象中威风凛凛的军人形象大相径庭。
封常清本是回朝汇报工作,却意外撞上安禄山起兵造反这一乱局,面对这个无人敢接的烫手山芋,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唐玄宗的气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问道:“爱卿有何应对之策?”
封常清神色坚定,朗声道:“安禄山二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中原地区长久以来未经战事,确实难以正面抵挡。
但世事无常,福祸相依,臣请求前往洛阳招募兵勇,渡过黄河抗击敌军。
臣相信,用不了多久,定能取下安禄山的人头,以报陛下圣恩。”
封常清的话音刚落,杨国忠突然放声大笑:“就是嘛,臣一直认为,不出十日,安贼的人头就会被送到朝廷,陛下勿忧。”
那尖锐的笑声在大殿内回荡,竟神奇地冲走了唐玄宗心头的阴霾。
“封爱卿忠勇可嘉,朕加封你为范阳节度使,即刻前往洛阳,不得有误。”唐玄宗大手一挥,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仿佛看到了安禄山被平定的那一天。
……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禄山大军攻入洛阳,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坚壁清野。】
【这本来是一招稳棋,李隆基却仅仅因为监军边令城的一面之词,就以“动摇军心不战而退和贪污口粮”的罪名,赐死封常清、高仙芝,高仙芝临死前,全军高呼冤枉!】
【前方战局紧张,大唐已无良将可用,李隆基起用病废在家,有大唐军神之称的哥舒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