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乡村纪实 第二十二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二十五节
黄培虎出院后在家养了一段时间,不愿出门,怕见熟人,更怕熟人的问候。有一天,吕四辈来家找他。吕四辈是王扈屯村的支部书记,他们很熟,但是到他家来这还是头一回。
全省清理省、国道两傍的违章建筑,巫镇有一段,干不动。镇长问计于吕四辈,吕四辈推荐了黄培虎。吕四辈的这次造访,是说服黄培虎,走马上任镇拆迁办主任的。
黄培虎开始有点儿犹豫,拿不定主意。不是说怕省道拆迁这活儿自己干不动,而是说对工商协管员这活儿还有点儿不舍。
吕四辈看出了黄培虎的心思,就说:“在工商所帮忙,干一辈子也是个临时工;可在镇上干就不一样了,干好了能转正,镇上有转正名额。”又接着说:“就你这身本事,转正就像闹着玩一样!”
“好,去,明天就上班!”黄培虎决定了。
第二天上午,吕四辈带着黄培虎去见镇长,镇长首先把关于这次省道清理违建的文件递给黄培虎,让黄培虎了解一下政策。又给他配齐了班子,黄培虎任巫镇拆迁办主任,费二愣任副主任,又在棒子队选了两个年轻的任拆迁办成员。最后,镇长下达了工作要求,这项工作一定要在全县拿到好名次。
这次的拆迁任务,集中在省道与洛巫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涉及六十四户。省道是东西走向,洛巫路,也就是洛北县到巫镇的这条县级公路,是东北西南走向。根据规定,迁占的范围是省道南北各五十米,因为这一范围的产权属于公路系统。
拆迁办设在省道以北,洛巫路以东的一个叫百姓餐厅的饭店里。饭店超出了50米,不在拆迁之列。其实这家饭店原本是巫镇的糖果厂,是家乡镇企业。多年前,一个姓范的厨师,租了糖果厂靠近洛巫路这排房的其中三间,开起了百姓餐厅。
百姓餐厅菜品很有特色,范家大包子更是有名,和巫镇伙房的老范师傅的包子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很有一拼。洛北县的各部门对范家大包子不怎么感冒,却十分青睐百姓餐厅的菜品。你像回锅藕合,红焖野鸡,蒸碗儿,家常炖跑儿等等等等,都是在别处吃不到的。特别是家常炖跑儿,跑儿也就是野兔子,家常炖法,味道那叫个美!后来,只要是县里来人,镇上自己就不做了,让百姓餐厅做好送过来。
镇上吃饭,就是打白条记账,现金别说没有,就是有也不给。脱产干部的工资,教师的工资,退休干部的工资,再加上正常的运营费用,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哪里还有钱给百姓餐厅结账呀?
范老板天天坐在党政办等镇领导的接见,镇长终于接见了他。他对镇长哭诉:“镇上再不结账,饭店就要关门了。”
镇长说:“这么大的一个乡镇,我这么大的一个镇长,欠不下你的这点儿毛哥的,你就拿房租顶吧!”
范老板说:“饭费欠的太多了,那点儿租金连个零头就不够。”
把镇长吓了一跳,“多少啊?把单子拿过来我看看。”确实不少,镇长就说:“这样吧,你到财政所找林会计,让他给你拢拢账,再把糖果厂作个价,顶给你。”
范老板说:“那谢谢镇长了。”
“老范,你小子就是不实在,糖果厂给了你,饭店就不关门了?扩大规模是需要资金投入的!”镇长批评着范老板。
镇上把倒闭的糖果厂顶给了百姓餐厅,范老板对整个糖果厂进行了装修改造。沿路的这一排招待吃饭的散客;大厂房改造成一个大大的餐厅,专门用于婚宴、寿宴、当兵宴、孩子满月宴,还有开业宴;职工宿舍改造成了旅馆,招待跑省道的大车司机们。
黄培虎在范老板的旅馆租了四间房,中间的两间是通的,做办公室,东跨间是他和费二愣的宿舍,西跨间是那两个拆迁办成员的宿舍。门口挂了一个大牌子,白底黑字写着:巫镇人民政府拆迁办公室。
又让广播站的人员安上扩音器,喇叭就挂在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杆子上。两个大喇叭对着屁股,一个朝东,一个朝西。让县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给录了段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和拆迁时限的磁带,分早上、中午、晚上吃饭的时候滚动宣传播放。
违章建筑的墙上都写上了大大的红色拆字,拆字的外面也是红色的更大的圆圈。拆迁政策明白纸也发给了拆迁户,剩下的干脆就贴在墙上。
该做的工作都做了,黄培虎就带着他的三个兵到了省道上转了转,没有一家拆的。都好像没事人儿一样,该干啥还是干啥,修车的在补带,快餐店在炒菜,小超市里的人熙熙攘攘。费二愣沉不住气了,说:“黄主任,没人听咱的啊!”
“慌什么,不是还有三天吗?”黄培虎回答。
这时有三个孩子喊着顺口溜在黄培虎面前跑过:“巫镇有个拆迁办,四个男人七个蛋.......”
黄培虎知道,那是说的自己。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也怪不得别人,都怪自己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