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乡村纪实 第四十七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五十一节
扈会计扎着白绷带回到了家,把老婆子王三红下了一跳,问:“谁打的呀?怎么啦?”
扈会计说:“甭提啦,怨就怨自己嘴贱,让一个十二三的小蛋孩给投的。”
“谁家的孩子,下手这么狠?”老婆子又问。
扈会计说:“给我沏杯茶,让我慢慢给夫人道来。”都这个狼狈样了,还拽哩!
扈会计作为王扈屯这个中心村的会计,肚子里有些墨水,他是他那个年龄的农民极少数能读书看报的一个。拉起呱来一套一套的,就是感觉有点绕,不直奔主题。他从遇见崔二赖子开始说起。
崔二赖子是巫镇王扈屯管区崔庄人,也是单杏和段玉刚的共同同学恽大壮的亲舅舅。段玉刚与单杏初中毕业后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恽大壮设的饭局上,没想到后来是这么个结局,这也是谁也都不愿看到的。
恽大壮有钱,每年都召集同学聚聚,可每年的结果都不理想。用一个网上疯传的段子解释就是:情人太累,小姐太贵,友谊交往最实惠,没事开个同学会,拆散一对算一对。
崔二赖子当过兵,以现役军人的身份讨到了老婆。他在部队上吊儿郎当,连个党票也没混上。复原回村后还是不正干,馋吃懒做,两口子经常吵架。
有一次他一匕首捅在媳妇的肚子上,差点伤着怀孕八个月大的胎儿,彻底伤透了媳妇的心。出院后媳妇就回了娘家,又远嫁到外地。听说是生下个男娃,但是谁也没见过,只是在传。
崔二赖子他赖呀,就去丈人门上闹,要媳妇,要孩子,挨了舅子们的群殴。特别是他那个小舅子,下手特狠,一板砖砸残了他的腰。
这下好了,别说游手好闲、不愿干活了,就是想干,也干不了了。崔二赖子就靠村里救济生活,那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可亲外甥恽大壮肥起来了,他这个当舅的也跟着沾了光。恽大壮把崔二赖子接到天津,开始是给他的厂子看大门。别看是一个看大门的,伙食标准不低,和厂长一样,谁让人家有个好外甥呢。
后来,恽大壮帮舅舅办了个残疾军人抚恤证,也没少找了人、没少费了事。又是托人、又是找证人证据、又是医院查体,还又是上访的终于办成了。证人证据,哪里找去?这么多年了!原来崔二赖子当兵那会儿,全国是十三个军区,现在连裁撤加合并的,都减了快一半了,上哪里去找啊!可医院验的伤是真正在身上带着呢,是搭连队宿舍时让砖砸的,谁没事用砖砸自己的腰啊?再说也够不着呀!你不给办,俺就上访!上访有理推定,首问负责制,这可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啊!
崔二赖子的残疾抚恤补助金月月发,他嫌麻烦,就每年来民政助理这里领一次。这次扈会计遇上崔二赖子时,他刚刚从助理那里把钱领出来,准备回天津的。
现在在天津,崔二赖子可是个大忙人,他不给外甥看门了,也不给别人打工了,成老板了,最起码也算是自由业者。恽大壮给他的这个宝贝舅舅找了个新职业,为开工动土的念经、跳大神,现在这个职业很火。
房地产老板们也是为了驱驱祸、避避邪、图个吉利,出手都很大方。你越是不定价、由着他们赏,他们越是大把大把地扔钱。他们还害怕哩,如果钱给的少,大神嘴上不说、心里憋屈,再把邪没驱走、反给招来,就成了心病。
崔二赖子本身也具备这方面的才华,他能不打艮、一口气嘟囔两个小时不带重样的。给完钱后,老板还会说:“大师辛苦了!”
崔大师回答:“不辛苦,都是为人民服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