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都市小说 > 乡村纪实最新章节 > 第五十二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乡村纪实 第五十二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五十六节

把大夫送走以后,吕四辈对儿子吕大勇说:“你骑车驮着王主任去趟胡家花园,把你胡大爷的仨儿叫来,把你胡大爷接回去,别声张。”

吕四辈把儿子吕大勇派出去后,回屋和胡巧云一起给胡大海穿衣服。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即便是没有了生命体征,光腚示脚的也让人笑话。

这狗日的喜欢细睡,身体脱得光溜的,两个人给他穿衣服,一人一头汗。等吕四辈忙活完不大会儿,王扈屯村委会王主任,吕大勇,还有胡大海的老大、老三也赶到了。老二没来,据说是外出务工了,正在往回赶的路上。

胡大海的大儿子哭丧着个脸,问:“俺爹是怎么死的?”

吕四辈反问到:“老大,你也不是小岁数了啵?儿子也快到说媳妇的年龄了啵?怎么死的你自己心里不明白呀?只要不怕丢人,只要不怕孩子打光棍,你愿意怎么闹就怎么闹!”他停顿了一下,又说:“孩子,听你叔的,把你爹拉回去,咱们都是要脸的家庭,咱丢不起这人!”

吕四辈就是这样的一名村干部,只要是他的村民出了事,他就第一个站出来,甚至是一家人家上,像是自己家的事一样。就是这样的干部能不让村民拥护吗?如果我们的干部都像吕四辈一样,哪里来的干群矛盾呀?

胡大海年轻时候当过兵,上过战场。转业后一直在巫镇工作,经历了改革前后两个时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死在战场上,成为一名永垂不朽的烈士,而是死在了野娘们家的床上,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

胡巧云也没脸在村子里待了,更别说,继续当她的计生主任,去串村子里的门了。她卖掉牛羊,把责任田流转给邻居,带着钱找她在天津烧锅炉的丈夫去了。

胡巧云这一走,计生主任的位子空了出来,计生站三天两头催,让村里抓紧找个计生主任。

其实,自从“大王德文撤职小王德文事件”发生之后,洛北县的计生工作逐步步入了正轨。活也不累,就是每月一号、十五号开个例会,填填表,送送避孕药、套什么的。计生主任月月领工资,这是就连支部书记也没有的待遇。

这个时候的计生主任职务,成了村子里妇女们拱破头顶的香米茬子,也就成了那句“哪个村支书没有几个胖娘们”的第一胖娘们。村支书与计生主任相好,成了一条不争的认知正确。

当然,也有一批像吕四辈这样的优秀的或者说不龌龊的干部,他们会把这一职务作为协调各大家族关系的资源,给那些有实力的人的媳妇、儿媳妇,用来巩固他的统治。

吕四辈用不着这样,因为他在王扈屯的地位是无人能撼动的。他召集起村里全体干部,开了一个专题会议,让大家来推举、决定人选。

会上第一个发言的是扈会计,他说:“就让大勇婶子干吧!她也没什么事,出出门、开开会,还可以散散心,报表让大勇叔帮着。”

村委会王主任表示坚决支持,大家齐声同意。吕四辈一看大家意见一致,没有一个反对的,也就没再推辞。他也知道,他这个疯疯癫癫的儿媳妇谭若诗干这活有点吃力。或许干上计生主任,接触的人多了,精神一天天好转了,那才是最大收获。

这几年,可苦了儿子吕大勇了,又当爹又当娘的。谭若诗自从被铡草机切掉右手后,精神一直不是多好,通常是周期性的,发呆几天,傻笑几天。发呆和傻笑之间的过渡期,是她还算正常的有限时间,还能帮吕大勇干点活。大勇尽量不让媳妇干活,怕累着媳妇,加重病情。

应该说,吕大勇是一位优秀的丈夫,但不一定称职,因为他的优秀抹不去谭若诗内心的创伤。谭若诗,一位拥有南方血统的秀气妹子,又是在繁华的京城长大,却因为一次事故嫁给了吕大勇这个乡巴佬,成了鲁西北平原王扈屯村的一个农村老娘们,这落差太大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或许,要不是摊上那次大裁军,吕大勇提了干,谭若诗随了军,最后,转业安置,吕大勇帮助谭若诗实现了回京的夙愿,谭若诗也许会好起来。历史不会重演,人生无法从来。在社会大势到来的时候,个人的力量显得无比微弱,就像波涛怀抱里的小船,任凭风吹浪打,翻不了就是最大的庆幸。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