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行妖者 第二章 老先生(中)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行客揪下一片青叶含入嘴中,不去咀嚼,只是想回味回味此处甘甜。
虽说雨后那明光突兀了些,但人们都觉得这份暖劲儿更为亲近,就连老先生也不例外,他竟毫不避讳的摆出一副享受的身姿,手托胡须、浮游侧卧等等,而这些动作都被男人形容为某种“文姿”,就好像人类学士中的怪种,幽默风雅。
“哼,装模作样,不过味道确实淡了不少,您老居然真敢开这种玩笑啊?”
男人猛的挥臂,抓紧竹篓扣向身前那撮灵魂,可奈何与时间错开缝隙,摔了个踉跄。男人有些心急,因为他算准这道灵魂修为不凡,过几日便要期满升天了。
“老先生,那小二儿......”
远处的吆喝声将二人掩盖,往近处看居然是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其身后还跟了不少娃娃,争吵着要吃葫芦树上的果儿。尤其是那个女娃,眼看就要触摸到竹签子,却被小贩拎回地上。
“怎么,‘老学士’也好这口儿?”男人觉得他也在看孩子们,故此发问。
“年纪大了,难免要追忆过往,但不能与小娃一般见识。”
老人话里有话,行客自然听得出来,他只是笑着点头,没做过多解释。
“跟我去个地方。”
听老头儿这么一说,行客似乎起了兴致。自打男人抓魂算起,有数月已过,唯独今天的怪事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许是他小瞧了老妖的道行,亦或是中了某种法术,连自己都未能察觉。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依你,毕竟那句话讲得好,叫‘死者为大’!”
东山,与南山相距甚远,尽管凭借脚力,依旧要赶路半天。虫语吱吱,风、叶哼起了秋夜的小调,月亮还算不错,就是缺了点特别的晕,不及冬日来的清淡。行客疏散开身子,觉着轻快不少。
当地人讲,这东山又叫“坟头山”,住在里面的全是死人、死妖,而且都混着埋,不分你我。平日里,除去送葬的殡队,唯有那些“地老鼠”愿意来光顾,赶巧的便能顺走一些珠宝首饰,也算不虚此行。
坟头山自然讲究规矩,只有手持请神牌,方可自由出入,当地人甚至为此题了碑文,专门摆在东山入口那儿,生怕外界触犯禁忌。可是,正常人,谁会闲的跑坟头山去犯鬼魂?
一块破木牌就能唤来两只鬼魂,行客还是头一次见。两大只对老人行过上礼,就好像学子遇见先生,有礼有卑。
“不敢进?”
“没,我只是好奇这俩人......额鬼,它们生前水平如何?”行客忍不住问。
“比你强。”
老人的轻描淡写换来一阵嬉笑,可男人只能拍拍竹篓,独自叹息。
“果然,有学问的人都不要脸!”
行客跟在后面,对这一路上的景物多感麻木。从山脚到半山腰,那真是成片的竹林,一眼望去,不见其它颜色。男人有意摸摸竹子,却被竹身上那股凉意吓退,他赞叹此灵性,并声称从未见过这般亲水之物。
老人斩开最后一片竹林,便将手中的镰刀丢在地上,而行客本想把玩片刻,不料被挥出的阵风追赶,请入了课堂。
竹塾,是这间课堂的名字。
“喝,您还真是个教书先生!”
男人环视一周,发现这里的陈设都很老旧,属于那种普通私塾,配上墙边的几幅墨迹,显得古色古香,颇有一番韵味。
“中间这幅瀑布我喜欢,先生赠我如何?”
“死人的东西你也敢要?”老人平静道。
“当然!我们这辈子都在与死人、活人打交道,见多了胆子也就大,谈何敢于不敢?”行客对这些说辞很是满意,但他没有想过,为何自己今日会这般多话。
“嗯,不过看得见、得不到,确实也很烦恼。”
“先生何意?”
“不知雨伯教了你多少东西?”
“呵呵,先生好眼力,您是如何知道的?”男人故作镇定,但那双颤抖的手已经将他彻底暴露。
“今日这堂课,学生只有你一人,但也要守规矩不是?”老人笑了,是和雨中一样的笑容。
“是。”
“该回答我的问题了,你从雨伯那里学到多少?”
“不怕您笑话,老师会的我全都会!”男人坚定道。
“真?”
“真!”
“那就好。”
老人闭上眼,回望过去,仿佛自己又一次见到那个少年,他仍旧天真、聪慧,笔下所现总是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风格。等他睁开眼睛,身前的行客已然换了面容,这是一张清秀的脸,与那少年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