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夜出游狼 第二十章——风再起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一百年前,巨狼驮着萨满游历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草原时,这里还吹着浪漫的风。
在那些老生常谈的过往中,人们往往只知道他们最终是追随着神鹰的指引,找到了隐匿分布于原野各处大大小小的部族,并传授了知识,使散落各处的“手指”与“眼睛”汇集起来,结合成无坚不摧的铁拳与明慧的眼眸,但具体是如何做到却鲜有人知。
草原人的视野随着术狼汗国的教化普及而逐渐开阔,时至今日,他们坚信史诗中的英雄也不过是当时的凡人,只因为人们传颂他们的事迹,才赋予了他们非凡的神性。
萨满已经有多年未曾现世,这足以让现在的人们开始对那段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产生质疑。
是否真有能驮人的巨狼?神鹰的指引是否仅仅是那些萨满的一厢情愿?保不准那些猛禽只不过是恰巧飞过,若是他们真的获得了原灵的力量,为何在王朝蹂躏草原时中途隐退?还有那号称以燃尽血肉为代价却至今仍未知晓其效用的庇护更是疑点重重......
当初将草原人团结在一起的史诗,在短短二十六年后,正被如今的术狼人一点点剥去光辉,史诗中的英雄逐渐失去神性,而草原人则失去了浪漫,那些剩下来的只有孤单冰冷的文字与描不上颜色的事实。
事实是,传授知识可以使草原各部族趋于团结,待到他们聪慧到知晓各部族拥有共同的命运,且都将面对同样的挑战后,人心与人性自会做出注定的选择,但这并不是朝夕间就能做到的。
虽承于一脉,但延伸至草原各处千百年的血脉分枝早已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年轮,开出了各自独特的花朵,花朵间生出的隔阂与矛盾想要消解绝对无法一蹴而就,让他们痛快割舍掉自己的颜色也不太现实。
一切都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
然而草原萨满仅用一百年便做到了,这么多年来好奇他们具体做法的大有人在,其中既有认定他们是通过晓以情理、谆谆善导的仁人志士,也有猜测其中藏着血腥与杀戮的阴谋家,更有坚信他们使用了神通诡力的修行者。
但无论如何,那群察拉宋山脚下的牧民确确实实地做到了。
自他们游历草原后,草原各部族的历史与文化便开始趋于统一,待到术狼汗国成立,知识被整合起来,经过编纂放进封面带着狼首王印的书里,一册册通过学舍与游商交到人们手中,如同万千细流汇入江河。
自此草原人用同样嘴和语言去解释自己来源,用同样的眼睛与耳朵去认识这个世界,草原各部也因此逐渐形成共识,最终万千江河汇集成这片名为术狼的浩瀚汪洋。
《生轮转》是草原人最早接触的书籍之一,号称收录了草原上所有与生命轮回相关的知识,这本著作将人生的历程依次概括为生诞、寻世、识世、入世、出世、天世。
出生到三岁为生诞,先天的身灵在这一阶段蜕变为后天肉体与灵魂;
三岁到六七岁为寻世,即开始探索世界,有了温饱以为的渴求;
识世被解释为认识世界、获得知识,这一阶段为七岁至十六岁;
十六岁后成年才算入世,即真正进入人世;
死亡为出世,魂灵从人世脱出则进入天世。
屠塔将手搭在傻子头两侧,十指成爪扣住其脑袋,鲜亮的血红从他全身各处泛出,他随即闭眼凝息聚神,“丑陋”的容貌在杀业的包覆下发生扭曲,眨眼间竟变得俊朗无比,不断在体表翻涌的杀业也安静下来并集中到前臂,顺着十指慢慢钻进傻子的颅内。
颅脑即髓海,那是掌管五感六识和心智的灵质所在。
灵质之于髓海,恰如胎儿之于子宫。屠塔轻柔地探索,很快便在“母胎”中找到了胎儿,他继续前进轻松地突破灵质外层,随即眉头微蹙,面露疑色,显然这并不寻常。
“这么轻松?”
启智这种事屠塔虽做的不多,但也算是有经验,常人的灵质大致如同一个机巧的球,坚固无比,所以只能沿着它本身的通道探索,像是用钥匙开锁,只能对着锁眼来。
而傻子的灵质却像是一个蓬松的球形瓜蒌,自己驱使业无论从哪儿进都畅通无比,这实属他前所未见。
很有可能这并不是真正的灵质,而是什么其他的东西,他不禁这样怀疑,总之接下来还是要继续往里面探进,也许真正的灵质还在下面,但灵质所在的髓海大小是有限的,他已探索其中近半区域,若这下面真的还有灵质,那它该得有多小?
屠塔结束思索打起精神,他睁开眼,小心控制着自己的业继续缓缓深入,眼神专注而严肃。
启智是屠夫手上最细致的作业,本质上是将自身的业作用于他人的灵质,将灵质上受损或是堵塞的窍道修复疏通,让其中的灵质核能通过窍眼顺畅呼吸。
这全程都要在眼睛看不到的髓海内进行,既需要把自己的业当做感知的触手,也要做为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