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最终赌局 第11章 极夜漫长;11.6 朝圣之路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11.6朝圣之路
见桑都成功俘获了几名试图进犯的俄罗斯人,苗晓琳既无奈又失望,转身离去。
内心,苗晓琳反对暴力,对杀戮更加排斥,但仔细思索,
“也许,对桑都来讲,以尽量少性命为代价,避免冲突扩大化,是最佳策略。
毕竟,从以往经历,不通过极端手段,难以保护自身安全。”
隔日,央拉为苗晓琳送来羊奶和肉汤,神清气爽,面带微笑。
不久,央拉再次主动为苗晓琳赠送牛奶及肉汤,面带威严,似乎身份变高贵。
苗晓琳询问情况。
央拉得意讲,
“现在,生活与之前不一样了。
我们成为奴隶主了,所有体力工作,都由几名奴隶完成。
放牧、建造、运输等工作,都不需自己动手了,每天,只需要专心朝圣就是。”
过了半个月,苗晓琳决定去考察一下央拉所讲“朝圣”的内涵。
来到不久前发生枪击事件地点时,苗晓琳惊诧,
“狭窄小路正在拓宽,两名奴隶在桑都监视下格外卖力气工作。
曾经的血迹都被认真铲除。
难以行走的垫脚石,正被改造成平整石阶。
上下平台立刻变得方便多了!”
到桑都家门口,苗晓琳看到,嘉措端坐在座位上,面朝正南,闭目念经,一脸威严。
央拉、梅朵与卓玛向嘉措顶礼膜拜。
三位女士身后,两名奴隶也在认认真真学着藏族女子动作“磕长头”。
见嘉措神圣样子,苗晓琳急忙双手合十,恭敬鞠躬。
不想打扰大家朝拜,苗晓琳站在一旁等了很久,扎吉监督两名奴隶放牧归来。
苗晓琳回忆了一下,
“刚刚被俘获时,似乎是九名俄罗斯人,半个多月过去,只剩下六名奴隶了。
看奴隶们工作态度,猜想……,期间,三名不服管教者,已经被投入火山口。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当强权者击溃弱小者恐惧底线后,人类可以被彻底征服。
于是,奴隶对桑都一家产生绝对依恋情绪,言听计从。
这是生存威胁下,人类的自动保护机制。
在奴隶眼中,嘉措就是神。”
于是,桑都家生产能力大增。
没几天,苗晓琳看见一名同路抵达布达拉山的东北人持枪押解6名奴隶工作。
几人动作迅速,在通向雪豹山洞的叉路口堆砌起一堆石块,上面,拉好五色经幡。
苗晓琳诧异,询问东北人缘由。
东北人解释,
“我和另外两名同乡被施以灌顶,已经皈依佛祖。
这是按桑都要求,开辟一圈环山的‘朝圣之路’。
其中,拥有灵气的神圣之处,都建立了经幡,为的是,为朝拜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嘉措讲,这座圆锥形布达拉雪山,形状酷似神山冈仁波齐,要人们体会佛祖伟大。”
不久,苗晓琳突然发觉自己生理发生变化,“天啊!一次出轨就怀孕了!”
极度懊悔,苗晓琳不知所措,甚至萌生从悬崖跳下轻生的念头。
感觉,
“既对不起善良的央拉,又抛不开两只未成年雪豹。”
纠结许久,苗晓琳决定,
“苟且活着吧。
无奈,为了一丝重逢双胞胎儿子的希望,勉强活下去。
真难以启齿,面对两个孩子,怎样向他们解释,凭空出现了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
隔了几周,在岔路口经幡堆附近,苗晓琳遇见央拉带领一群男男女女磕长头方式转山。
惊愕了许久,苗晓琳以半信半疑态度跟着央拉巡视布达拉山一周。
神奇,在二环森林下方,海拔4700米到4900米间,信众已经开辟了一条封闭环路。
在沿途三个小湖边,几名奴隶都堆砌了五色经幡堆,或者用石块围成同心圆。
花了几小时跟随央拉转山一圈,苗晓琳果然感觉,
“内心得到净化。
不再苦闷、迷茫、愧疚、惆怅,心中充满了正能量。”
央拉邀请苗晓琳去喝汤,苗晓琳不知如何向她解释怀孕的原因,善意拒绝。
半小时后,央拉与达瓦的大女儿梅朵一同送来肉汤和羊奶。
苗晓琳表示感谢,交谈中,了解到,朝圣活动,包括转山,磕长头,磕长头转山等形式,都可以净化心灵。
一度,对话陷入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