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奉:悟性逆天,开局领悟长生法 第三十八章:引发书院共鸣的咏梅词,气晕国子监祭酒!【求收藏鲜花】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看出苏文准备作词,赵守连忙使用言出法随,将笔墨纸张送到了苏文面前,示意苏文将词写在纸上。
苏文随即提笔,在纸上写下自己准备的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随着苏文写完收笔,关注着他的文人才子们,顿时再次激动起来。
他们都能看出,苏文所写的这首词,完全不输给他上一场所作的诗,各有韵味。
台下的一位老学究,更是忍不住赞叹。
“好词!妙词!”
“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清幽绝俗,更是寓情于景。”
“上阙以梅代人,明写梅花的困难处境,实则写的,正是云鹿书院的学子,这两百年来的遭遇啊!”
“下阕更是将人与梅合而为一,写出了梅花和书院学子的精神!”
“短短几句词,既写出了梅花的意蕴,更写尽了书院这些年的遭遇,真是千古绝唱啊!”
在老学究说话的时候,书院的所有人,从学生到夫子,从大儒到院长。
都怔怔的看着这首词,无语凝噎。
正如人群中的老学究所说,这一首咏梅词,写尽了书院这些年来的遭遇。
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些词句写的,不就是两百年来,苦读不辍,想要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最后却因为出身云鹿书院,只能到偏远地区为官,等同于在官场被流放的书院学子吗?
无意争春,任群芳妒,纵然成泥香如故。
写的不就是书院学子不在意官场党争,只想护国安民的精神吗?
如果说上一场比试中,苏文写的劝学诗,触动的是天下学子。
那这场比试里,他写下的这首词,就是在为书院,为儒家发出控诉,在为书院学子,为正统的儒家学子明志。
就在书院众人,以及人群中崇尚传统儒家的文人,因为这首词生出无限感触时。
一道刺耳的控诉,在国子监的队伍中响起。
“大胆苏文!你竟敢写下如此大逆不道之词!”
“你书院百年之衰,乃是你书院咎由自取,你却敢将书院比作梅花,暗责君父无识人之能,该当何罪!”
听到这厉声的控诉,怀庆等人不禁皱眉望去,却见国子监祭酒面红耳赤,脸上浮现着狂喜之色。
好像一个快要淹死的人,看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状若疯狂。
感受到众人的视线,祭酒像是一头想要拼命求生的凶兽一样,恶狠狠的环视了一圈,怒喝道。
“看什么看,难道你们想说,这狂徒的词里,没有暗责君父之意!?”
一时间,众人虽然不满,但也只能默默收回了目光。
毕竟按照解读,如果梅花确实代表书院,那这首词里确实有暗责皇帝的意思。
他们虽然同情白鹿书院,但也不敢公然表现出来。
怀庆也不得不装作不悦的样子,看向苏文质问道。
“苏文,你写这词,可有暗责父皇之意?”
苏文神情从容,淡淡的回答道。
“当年背叛书院,未能规劝君王的是程晦,两百年来,打压我书院的是国子监。”
“今日嫉妒我书院人才,想要继续打压书院的,还是国子监。”
“我书院之人为何要怨恨皇上,而不是怨恨国子监?”
“倒是祭酒大人,把我对国子监的暗讽,说成是对皇上的,这是何用意啊?”
这一番话出口,原本就站在书院这边的观众们,顿时眼前一亮,找到了突破口。
就着苏文提供的方向,对着国子监,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好啊!我说国子监和书院为何要突然举行文斗,原来是嫉妒书院出了人才!”
“我算看明白了,今天从比试还没开始的时候,国子监就一直在针对书院。”
“之前不是还有传言,说国子监是因为发现了书院舞弊,才有的这场文斗。”
“这说法该不会是国子监,在给书院泼脏水吧?”
“好个国子监,不仅针对书院,居然还敢拿皇上等挡箭牌,其心可诛!”
……
听到国子监被唾骂,祭酒当场就要化身疯狗,不顾比试,强行镇压。
却因为气血上涌,急火攻心,直接昏死了过去。
看到苏文的危机解除,怀庆也见好就收,顺势高声道。
“肃静!比试尚未结束,你们难道想让这比试,无法进行吗?”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