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乡村纪实 第五十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五十四节
这几年小张面粉厂很火,影响力已经由开始的王扈屯管区,扩展到周围的四五个乡镇。老百姓原来家家都有粮仓,储存一年全家消费的粮食。自从小张面粉厂开业以后,农户们渐渐地就把自家的粮仓拆掉,没拆的也不用了,把粮食代存在小张那里。
人家小张代存粮食一分钱不要,是免费的,多好的事啊!并且随时可以到小张那里提取粮食,还可以提取面粉,太方便了。
接送孩子、赶集上店,回来拐个弯,到小张那里,说一句:“小张,给我提上50斤面粉。”
“带存粮单了吗?”
“哎吆!忘带了。”
“不要紧,先记在大账上,下次再来别忘了带,到时候再补写在存粮单上。”真是太方便了。
生意好了,工人也涨了工资,由一百八涨到了二百。小张自己也买了辆七座的面包车,把摩托车留给了面粉厂的工人。
开面包车,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与骑摩托的不是一个档次。开着面包车,拉着大白鹅,接接客户,谈谈生意,时不时也搞搞车震,那叫个舒服!和王二牛去逍遥巷不是一个层级,那东西一旦染上病,这辈子就完了。
当然,不忙的时候也拉着老头子去县城逛逛,喝个小酒。老太太是不去的,她过日子狠,花点钱就像是在割她的肉一样。
老张坐在副驾驶上,借着酒劲张开了他那羞于张开的嘴:“小,张老四家是你奶奶,咱们还没出五服哩!”
“我知道近远,所以工资给她涨到250,全厂最高。”
“别给我打马虎眼!”
“爹,你说什么呀?”
“我看你才250哩!你知道村子里的人说什么吗?‘老张那个瞎菜烂儿操他奶奶’。”
“爹,你喝醉啦,睡一会吧。”
劝赌不劝嫖,劝得了赌也劝不了嫖。这个毛病一旦染上,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家破人亡。文书小张没有听进他爹老张的劝,依旧和大白鹅打得火热,小张面粉厂厂长室里时不时传出大白鹅银铃般地笑声。
这时,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的小张媳妇小印度,就会把手中的东西重重地扔在地上,跺上一脚。然后把头转向传来笑声的方向,用她那大白眼珠子狠狠地剜上一眼。小印度个头不高,一张圆脸黑黑的,可眼珠子特大,眼白特别多。让小印度剜上一眼,一般人能记半年。
男人去外面胡搞,骗得了谁也骗不了自己的媳妇。自己的地里能打多少粮食大致上是有数的,这都要颗粒归仓的。这季没打到粮食,那季没打到粮食,仓里收不到粮食,粮食哪去啦?肯定是发了贩子、走了小道,进了别人的仓,这就是秃子都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小印度除了没文化、人黑点、个头矮点,其他的都是优点。她没有像一般的妇女一样,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默默地忍受着。
她知道,如果把丈夫逼得太紧,一旦领着大白鹅这个荡妇跑了,这个家也就完了。说不定狗男狗女在外面过上几年,抱着孩子回来了,公公婆婆也许会接受了大白鹅,而出局的是她小印度。
小印度打听过大白鹅的娘家,托她的底儿。她娘外号老屌梆子,性伙伴罄竹难书,做人很烂。大白鹅为闺女那会儿,曾经和她那个外号叫老屌梆子的娘,共同侍奉过他村的支部书记,那个有权有势又有钱的秃老头子。你想想,一个女孩子和她的亲娘共同使用一个男人,先不管这个男人老不老、秃不秃,那该有多么的乱伦,那该有多么的恶心!
大白鹅在当地出了名,没人敢娶,于是就远嫁到刘庄,成了张老四的老婆。文书小张嫉妒张老四有艳福,在小印度看来是焉知祸福?绝大多数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优秀的女人,男人娶了小印度这样的女人,不成功才怪呢。可一场大祸即将降临在文书小张头上,小张失败了,小张面粉厂倒闭了。
1993年的初冬,全国提高小麦价格,一夜之间小麦从一斤三毛钱,涨到了七毛,价格翻了一倍还多。很多存粮点一夜暴富,成了大款、土豪,可文书小张却成了个穷光蛋,一夜被打回了解放前。他把无计其数的代存小麦磨成面粉,卖给了东北客商。可现在农户拿着代存单找他要粮,他手里没了粮,心里就发了慌,带着全家人跑路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